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順的意思、謹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順的解釋

(1).謹慎地順從。《荀子·勸學》:“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謹順其身,身猶人也。此謂君子言與不言,皆順其人之可與不可,所謂‘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也。”

(2).謹慎遜順。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王長豫 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 宋 範浚 《高府君墓志銘》:“而 栴 亦能持身務學,姁姁謹順,為克家者。” 明 李東陽 《徐中書挽詩》序:“先生念其平居謹順無違志,至每候公退於門,風雨不易者二十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順”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謹”本義為慎重、恭敬,《說文解字》釋為“慎也”,《玉篇》注“敬也”。“順”原指遵循、服從,《爾雅·釋诂》解作“循也”。二字組合後,《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将其定義為“謹慎恭順”,強調行為态度中既包含自我約束的審慎,又體現對外在規範的尊重。

二、語用特征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人際關系中的行為準則。如《禮記·月令》載:“養衰老,授幾杖,行糜粥飲食,謹順天時”,此處“謹順”特指對自然規律的敬畏與遵循(參考《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現代語境中,該詞仍保留着“恪守規範、恭敬行事”的語義内核,常見于正式文書或曆史題材創作。

網絡擴展解釋

“謹順”是一個漢語成語,由“謹慎”和“順從”組合而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謹順”指以謹慎恭敬的态度順從他人,尤其用于描述對長輩、上級或權威的尊重與服從。它強調在言行中既保持審慎克制,又能主動順應他人意願。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1. 《荀子·勸學》中提到:“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意為君子既不傲慢也不盲目,而是根據對象調整言行,體現理性服從的态度。
  2. 《世說新語·德行》記載:“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以具體人物案例說明對親長的恭敬與順從。

三、應用場景

四、近義詞辨析
與“恭順”“謙遜”等詞相近,但“謹順”更突出“謹慎”與“主動服從”的雙重性,而非單純被動聽從。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謹順”既是一種修養要求,也是傳統社會關系中的行為準則,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分寸。

别人正在浏覽...

哀聲歎氣北落迸氣别意比肩齊聲不學無術充當村蠢道合大嫂甸邑雕磚東陽二軋飯粒飛歸飛籤蜚襳感分高棉人公因式顧化筀竹谷玉還級哄夥花賊火龍船虎皮宣建漆擠撮孑然一身記府酒榷舊司考案咳唾成珠刻限臨河欲魚龍尾岩缪書摩托艇南烹内坊偏舟冗號神狐失本市權時晌授田瞬華死光訟過貪財吐法妄想萬壽聖節小火輪遐遠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