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國家收藏文書史策的府署。《史記·蒙恬列傳》:“ 成王 觀於記府,得 周公 旦 沉書,乃流涕曰:‘孰謂 周公 旦 欲為亂乎?’” 漢 桓寬 《鹽鐵論·結和》:“功勳粲然,著於海内,藏於記府。”
“記府”是古代中國用于收藏文書、史冊的官方機構,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定義
“記府”指古代國家專門收藏文書、史策的府署,相當于中央檔案館。例如《史記·蒙恬列傳》記載周成王在記府中發現周公的文書,印證了其保存重要文獻的功能。
字義分解
曆史功能
作為中央文獻庫,記府不僅保存行政文書,還涉及曆史檔案和重要典籍,如漢代将功臣事迹“著于海内,藏于記府”,說明其具有曆史記載與傳承作用。
文獻例證
除《史記》外,《鹽鐵論·結和》也提到“功勳粲然,藏于記府”,進一步佐證其作為權威檔案機構的地位。
“記府”是兼具文獻收藏與曆史記錄功能的古代官方機構,對研究古代政治、文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記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記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記錄政務”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記府》的部首是“言”,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記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尤其是在官方文書中經常使用。在古代,府是指行政機構,相當于現代的政府部門。《記府》就是指記錄府中的事務、政務。
繁體:
《記府》的繁體字為「記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漢字的形狀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但《記府》一詞的基本形态并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例句:
1. 官員們每天都要做好《記府》的工作,以便掌握政務的最新動态。
2. 他在《記府》中留下了許多重要的記錄,成為後來研究曆史的重要資料。
組詞:
1. 記錄
2. 政務
3. 政府
4. 文書
5. 官員
近義詞:
1. 紀
2. 記錄
3. 記載
4. 登記
反義詞:
1. 忘記
2. 删除
3. 遺忘
4. 抹去
以上是關于《記府》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相關内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