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筀竹的意思、筀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筀竹的解釋

見“桂竹”

如筀竹筍,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宋· 沈括《夢溪筆談》

詳細解釋

一種竹子。《山海經·中山經》:“ 龜山 ,又東七十裡,曰 丙山 ,多筀竹。” 郝懿行 箋疏:“筀亦當為桂, 桂陽 所生竹,因以為名也。”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石林竹》:“石林竹,似筀竹,勁而利,削為刀,割象皮如切芋。出 九真 交趾 。”筀竹,一本作“ 桂竹 ”。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竹》:“今 始興郡 出筀竹,大者圍二尺,長四丈。”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如筀竹筍,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 明 楊慎 《藝林伐山·筀竹》:“ 石介 詩:‘斷霞半赭燕脂木,零露偏留筀竹叢。’筀竹, 蜀 中産, 羅甸國 尤多。《玉篇》:‘筀,古惠切,竹名,傷人則死。’其竹又名防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筀竹是一種竹類植物的名稱,其詳細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筀竹(guì zhú)是竹類的一種,又稱“桂竹”。其名稱可能源自産地“桂陽”(古代地名),如《山海經》中記載“丙山多筀竹”,郝懿行箋疏指出“筀”與“桂”相關。

文獻記載

  1. 《夢溪筆談》:宋代沈括提到筀竹筍的生長時間不同,有二月、三至四月及五月生的“晚筀”。
  2. 《南方草木狀》:晉代嵇含描述石林竹“似筀竹,勁而利”,可用于制作刀具。

形态特征

筀竹的竹稈直立,高可達10-20米,直徑3-8厘米,幼時表面覆蓋白色蠟粉,成竹呈綠色。

其他關聯

需注意與“簕竹”“箬竹”等名稱相近但不同的竹類區分。例如,簕竹高約15米,葉片披針形(見),與筀竹形态有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