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聽的意思、五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聽的解釋

審察案情的五種方法。聽,判斷。《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鄭玄 注:“觀其出言,不直則煩;觀其顔色,不直則赧然;觀其氣息,不直則喘;觀其聽聆,不直則惑;觀其眸子,視不直則眊然。”《陳書·儒林傳·沉洙》:“凡小大之獄,必應以情,正言依準五聽,驗其虛實。” 唐 崔顥 《結定襄郡獄效陶體》詩:“我來折此獄,五聽辨疑似。” 清 錢謙益 《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五聽之辭,已孚於搶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聽”是中國古代司法制度中用于審訊和判斷案情的一種方法,起源于西周時期,主要通過觀察當事人的言行舉止來推斷其心理狀态,進而辨别陳述真僞。其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定義

“五聽”指司法官吏在審理案件時,通過五種方式觀察當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包括:辭聽、色聽、氣聽、耳聽、目聽。


具體内容

  1. 辭聽
    觀察當事人的言辭表達。若其陳述前後矛盾、語無倫次,則可能理虧或隱瞞真相。

  2. 色聽
    注意當事人的面部表情。若面色發紅、神情緊張或不自然,可能因心虛導緻。

  3. 氣聽
    關注呼吸狀态。若呼吸急促、氣息不穩,可能因恐懼或說謊而緊張。

  4. 耳聽
    考察聽覺反應。若當事人對問題反應遲鈍、聽不清或答非所問,可能因心理壓力過大。

  5. 目聽
    觀察眼神變化。若目光遊離、不敢直視,可能因心虛或隱瞞實情。


曆史淵源


作用與意義

“五聽”是中國古代司法心理學的重要實踐,強調通過行為細節推斷心理狀态,雖缺乏現代科學嚴謹性,但體現了早期法律對“察言觀色”的重視,對後世審判方法影響深遠。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禮》等古籍或法律史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聽的意思

《五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五個字音字的總稱。指的是由五個不同的字音組成的五個字,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音調和發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聽》的拆分部首是“午”字的“午”部,表示與時間、方向相關的事物。其拆分筆畫為7畫。

來源

《五聽》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發展演變。在古代,為了方便識别和組成字音的規範,人們創造了不同的字形和字音組合,其中就包括了由五個字音組成的《五聽》。

繁體

《五聽》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五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五聽》這個詞在古代可以寫作「五聞」。

例句

1. 他的名字裡帶有《五聽》的特點,非常有趣。

2. 這個詞是由五個不同的字音組成的,《五聽》。

組詞

五聽課、五聽音樂、五聽文學

近義詞

五字成語、五個字的詞語

反義詞

單字、單音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