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龛的意思、金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龛的解釋

供奉神佛或與神佛有關的物件的小閣子。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明年春,舍利金龕西歸,駕幸 西黃寺 拈香送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讀音為jīn kān,主要用于形容供奉神佛或與神佛相關物件的小型閣子或容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用金屬(如黃金)或其他貴重材料制成的神龛,通常用于存放舍利、佛像、經文等與宗教信仰相關的聖物。

  2. 功能與用途
    常見于佛教場所或皇家祭祀活動中,具有宗教供奉和象征神聖的意義。例如:清代魏源《聖武記》記載“舍利金龛西歸”,即指存放舍利的金質容器被護送回西藏。

  3. 文化背景
    在詩詞文獻中,“金龛”常被用來描繪莊嚴的宗教場景或建築。如清代胡延的詩句“神京高築黃金龛”,即借金龛的華貴體現皇家對信仰的尊崇。

補充信息

“金龛”既是實物(供奉聖物的容器),也是文化符號(象征信仰與尊貴)。其定義和用例在不同文獻中高度一緻,均圍繞宗教供奉展開。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或藝術分析,可參考《聖武記》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龛的意思

金龛是一個漢字詞語,原指金制的龛子,用來供奉神靈或重要物品。這個詞也可引申為指供奉神像或重要物品的特殊場所。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龛的部首是金(钅)和龍(龍),分别位于左右兩邊。

金龛的總筆畫數為14,其中金部的筆畫數為8,龍部的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

金龛的出處較為明确,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韓愈的文章《昭代谥》中。這個詞語在古代文學中被廣泛使用,并逐漸流傳至今。

繁體字“金龕”與簡體字“金龛”意義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金龛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區别,不過在當代使用的漢字寫法中,金龛的字形沒有大的變化。

例句

1. 祭壇上擺放着一座金龛,供奉着我們的祖先。

2. 在寺廟的正殿中,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金龛。

組詞

1. 金龛台:指供奉神像或物品的台子。

2. 金龛寶塔:指供奉佛像或重要物品的高塔。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金屬龛、金匣、金庫等,它們都指供奉重要物品的容器或存放場所。

反義詞

反義詞指與金龛相對的詞彙,如空龛、無龛等,它們表示沒有供奉物品的龛子或場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