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互相贈送。《禮記·雜記下》:“相問也,既封而退。” 鄭玄 注:“相問,嘗相惠遺也。”《國語·吳語》:“王乃之壇列,鼓而行之,至於軍,斬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環瑱通相問也。’” 韋昭 注:“問,遺也。通,行賂以亂軍。”
(2).詢問,質問。《水浒傳》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強不過我!且慢慢地相問他。”
“相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文獻記載可分為以下兩類:
互相贈送(禮物或物品)
這一含義源自古代禮儀,如《禮記·雜記下》記載:“相問也,既封而退”,鄭玄注解釋為“嘗相惠遺也”(即互相饋贈)。另《國語·吳語》中也有類似用法,指通過禮物傳遞情誼或達成某種目的。
詢問或質問
多用于對話場景,如《水浒傳》第二十四回中“那厮一定強不過我!且慢慢地相問他”,此處指通過詢問探明真相或表達質疑。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句分析,可參考《禮記》《國語》原文及相關注解。
相問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漢字組成。相問的拆分部首是目和口,拆分的筆畫順序是目(⺥)和口(囗)。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由“相”和“問”兩個字合并而成。
相問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相問」。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相問在古代寫法中,相的寫法為目與木的組合,問的寫法為口與門的組合。
以下是相問一詞的例句:
他們相問了關于生活的問題。
這句話的意思是兩個人彼此間互相詢問關于生活的問題。
相問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不同的詞組,比如:
相見:互相碰面、相互見面。
相知:互相了解、相互認識。
相似:相像、相仿。
在近義詞方面,相問與相詢、相诘具有類似的意思。這些詞都表示彼此之間互相提問或交流信息的行為。
而相問的反義詞可以是單向問詢,即隻有一方提問,另一方回答的情況。
總結:相問是一個由相和問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兩方互相提問或交流信息的行為。它的繁體版本為「相問」,源自古代漢字寫法,而現代寫法則是由現代簡體字演變而來。與相問相關的詞語有相見、相知、相似等,近義詞包括相詢和相诘,而相問的反義詞可以是單向問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