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恨相知晩"。
“恨相見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辨析:
主流含義(高權威性來源):
指後悔彼此建立友誼或相識太遲,常用于形容新結交卻感情深厚的關系,與“恨相知晩”同義。
出處:宋代文天祥《與山人黎端吉序》中提到“與癡兒說夢……”,表達對知音相遇太晚的感慨。
次要含義(部分中低權威性來源):
個别詞典解釋為“怨恨或憎惡之情在相見時已無法挽回”,但此用法較少見且可能存在對“恨”字的誤解。
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宋代文學典籍中的用例。
《恨相見晩》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極度仇恨的兩個人在晚上相遇。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兩個深深地仇視彼此的人在某個深夜不期而遇的情景。
《恨相見晩》這個詞由4個字組成,拆分為:恨(心)相見(目)晩(日)。其中,“恨”的部首是“心”,總共3筆;“相”的部首是“目”,總共11筆;“見”的部首是“目”,總共7筆;“晩”的部首是“日”,總共12筆。
《恨相見晩》一詞出自《楚辭·離騷》:“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歲晏以久遠,恨相繼而變涼。”繁體字為《恨相見晚》。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恨相見晩》中的字在古時候的寫法如下:
恨:忄曷夲又-
相:目艸囟又-
見:見見-見-
晩:日八〆彡-
他們曾經深深恨相見晩,但在時間的沖刷下,慢慢地變得互相理解和支持。
1. 恨海難填
2. 相見恨晚
3. 晩會
4. 同恨敵憤
1. 相見不敢晩
2. 日間不得相會
3. 據晩憂遲
1. 首度相遇
2. 脫離仇恨
3. 和解相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