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終的意思、三終的詳細解釋
三終的解釋
(1).奏畢三章之樂,謂之“三終”。《儀禮·大射禮》:“小樂正立于西階東。乃歌《鹿鳴》三終。”《禮記·鄉飲酒義》:“工入,升歌三終。” 孔穎達 疏:“謂升堂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一篇而一終。”
(2). 唐 代宴鄉貢士時歌《鹿鳴》之章,故以“三終樂”特指《詩·小雅·鹿鳴》之章。 唐 呂溫 《河南府試贖帖賦得鄉飲酒詩》:“百拜賓儀盡,三終樂奏長。”
詞語分解
- 三的解釋 三 ā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叁”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終的解釋 終 (終) ō 末了(僶 ),完了(僶 ),與“始”相對:年終。終場(末了一場)。終極。終審(*********門對案件的最後判決)。終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們做事無不有開頭,而很少能堅持到底)。 從開始到末
專業解析
“三終”是中國古代禮樂制度中的一個專門術語,特指在特定禮儀場合(如大射禮、鄉飲酒禮等)中演奏三首樂曲以完成一個完整的禮樂儀節程式。其核心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闡釋:
-
作為禮樂儀節的程式:
- “三終”最直接的含義是指在禮儀中連續演奏三首不同的樂曲,标志着該環節儀式的完成。根據《儀禮·大射》的記載,在正式射箭之前,有“工入,升自西階…乃歌《鹿鳴》三終…乃管《新宮》三終…乃奏《陔》”的環節。這裡的“三終”指将一首樂曲完整地演奏三遍,構成一個儀節單元。而在《禮記·鄉飲酒義》中,“三終”則指依次演奏三首不同的樂曲(如《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首樂曲演奏一遍,合起來稱為“三終”,代表一個完整的升歌環節結束 [1, 2]。
-
象征天地人三才:
- 更深層次上,“三終”蘊含着古人對宇宙秩序的哲學理解。《禮記·鄉飲酒義》對此有明确闡述:“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曰:‘樂三終。’” 鄭玄注解說:“三終,謂歌三終也。三者,天地人之道也。” 孔穎達進一步疏解:“謂升歌三終,象天地人三才也。” 即通過演奏三首樂曲,象征天、地、人三才的和諧統一,體現了禮樂溝通天地、協和萬物的精神 [2, 3]。
-
标志儀節階段與功能:
- “三終”在禮儀中起到劃分階段、營造氛圍、引導進程的作用。例如在鄉飲酒禮中,“升歌三終”是樂工登堂歌唱的環節,“笙入三終”是吹笙者入堂演奏的環節,“間歌三終”是歌唱與笙奏交替進行的環節,“合樂三終”是歌唱與笙奏同時進行的環節。每一個“三終”都标志着該特定環節的禮樂程式的完成,并引導禮儀向下一個階段自然過渡 [2, 3]。
總結來說,“三終”在漢語詞典學角度主要指:
在特定古代禮儀(如射禮、鄉飲酒禮)中,連續演奏三首樂曲(或一首樂曲演奏三遍)以完成一個既定禮樂環節的程式。它既是儀式進程的标志,也蘊含着象征天地人三才和諧的哲學意義。
參考文獻來源:
- 《儀禮·大射》: 記載了大射禮中“歌三終”、“管三終”的具體儀節。可查閱權威版本如中華書局點校本《儀禮注疏》或線上資源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
- 《禮記·鄉飲酒義》: 系統闡述了鄉飲酒禮的程式,明确提出了“工入,升歌三終…樂三終”的環節,并賦予其“象天地人”的哲學内涵。可查閱權威版本如中華書局點校本《禮記正義》或“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
-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 對《禮記·鄉飲酒義》中“三終”的注解,特别是鄭玄的“三者,天地人之道也”和孔穎達的“象天地人三才”的疏解,是理解“三終”象征意義的關鍵依據。通常附于《禮記》正文之後。
網絡擴展解釋
“三終”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
禮樂中的“三終”
指古代禮儀中連續演奏三篇樂章的行為。根據《儀禮·大射禮》和《禮記·鄉飲酒義》記載,樂工升堂後依次演奏《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篇樂章,每奏完一篇稱為“一終”,三篇奏畢即為“三終”。這一形式常見于鄉飲酒禮、大射禮等儀式中,體現周代禮樂制度。
-
唐代特指的“三終樂”
唐代科舉宴會(如鄉貢士宴)中,僅歌《鹿鳴》一篇,但因重複三次,故稱“三終樂”。此用法特指《詩經·小雅·鹿鳴》,用于彰顯對人才的禮遇。
二、其他延伸解釋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到“三終”可引申為“三次終止”的成語,例如形容三次失敗後放棄。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義,需謹慎使用。
三、例句與用法
- 古典例:“工入,升歌三終”(《禮記·鄉飲酒義》)。
- 現代例:“初三終于歇一歇”(的春節祝福語),此處“三終”與古典含義無關,僅表示時間節點。
四、總結
“三終”的核心含義與古代禮樂相關,需結合具體曆史背景理解。若需引用現代引申義,建議标注來源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敝帚自享乘馭楚王山達變丹岑單方單口快闆儋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聖地行仙頓锉翻變飛镝綱目瓜蘆詭暴桂石畫目圜府鑒衡傢什酒食計勳行賞絶理攫為己有劇虜君谟舊譜利患鱗塍臨危流水高山流移祿算葎草脈壓迷山密熟拿戰努嘴普洛前宵漆方士氣洶洶勸勵人微望輕瑞馬灑流髾髮蛇脊勝計省錢生知舍貧慴息勢火豕交獸畜猬附韋箧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