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駐守一地的長官。《宋書·謝晦傳》:“至 安陸 延頭 ,為戍主 光順之 所執。 順之 , 晦 故吏也。”《周書·盧辯傳》:“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丞,戶不滿五百以下縣令,戍主,正六命州呼藥。”
“戍主”是古代軍事職官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戍主指古代駐守某一軍事據點的長官,主要負責邊防或要地的鎮守職責。該職位常見于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屬于中下級武官體系。
二、曆史背景
職能層級 根據《周書·盧辯傳》記載,戍主與「戶不滿五百以下縣令」同級,屬于正六命官職,可見其地位相當于地方縣級行政長官。
典型例證 《宋書·謝晦傳》記載謝晦在安陸延頭被戍主光順之擒獲,說明戍主具有實際軍事指揮權。查字典引用的戰例中,戍主需承擔「嬰城固守」等防禦職責,印證其軍事要塞指揮官身份。
三、職責特點 • 管轄範圍:通常鎮守邊關要隘或戰略據點 • 軍事職能:組織防禦、管理戍卒、應對突發戰事 • 行政權限:部分戍主兼具地方治安管理職能
注:該官職在不同朝代的具體職級可能有所變化,需結合具體曆史文獻考證。
戍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守備軍隊的主官或指揮官。在軍事上,戍主是負責指揮守備任務、企圖挫敗來襲敵人的軍官。
戍主的拆分部首為戈和丶,它的總筆畫數為8。
戍主這個詞來自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戍主擊電”這一段記載。繁體字為: 戍主。
在古時候,漢字戍主的寫法可能稍有變化。具體演變過程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1. 他是這個邊塞戍軍的戍主,負責保衛國土。
2. 作為一名戍主,他在戰場上英勇無畏。
戍事、戍邊、戍衛、主帥、主将、軍官、指揮官等。
近義詞:守軍、防守者、衛士。
反義詞:進攻、攻方、被攻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