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鈎餌”。1.釣鈎和魚餌。《莊子·胠箧》:“鉤餌罔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 成玄英 疏:“鈎,釣也。餌,魚餌也。”《文選·曹植<求自試表>》:“然而高鳥未挂於輕繳,淵魚未懸於鉤餌者,恐釣射之術或未盡也。” 劉良 注:“鉤,釣也。” 宋 蘇轼 《魚》詩:“自從識鉤餌,欲見更無因。”
(2).引誘。《孔叢子·公儀》:“今徒以高官厚祿鈎餌君子,無信用之意。”
(3).比喻引誘人的東西。《孽海花》第三二回:“他想把她來做鈎餌,在緊急時釣取将士們死力的。”
“鈎餌”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釣鈎和魚餌,即釣魚時使用的工具。這一本義源自古代漁獵活動,如《莊子·胠箧》中提到“鉤餌罔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
比喻義
引申為引誘他人的手段或物品,常見于描述通過花言巧語、利益誘惑等方式達成目的。例如《孽海花》中“他想把她來做鈎餌,在緊急時釣取将士們死力的”。
使用場景
多用于人際交往、談判或交易中,形容誘騙行為。如《孔叢子·公儀》批評“以高官厚祿鈎餌君子,無信用之意”,強調手段的不正當性。
詞源與文獻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後曹植在《求自試表》中寫道“淵魚未懸於鉤餌”,蘇轼亦有詩句提及“自從識鈎餌,欲見更無因”,均強化了其“引誘”的隱喻色彩。
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類似表達包括“誘餌”“圈套”等,均含“通過吸引達成目的”的意圖。
“鈎餌”既指實物工具,也暗含社會行為中的策略性引誘,需結合語境理解。
《鈎餌》這個詞的意思是用鈎子裝在釣魚線上,以吸引魚兒上鈎。鈎餌通常是指魚餌或者釣餌。
《鈎餌》這個詞是由鈎(钅)和饣組成。鈎的部首是钅(金),饣的部首是食(饣)。鈎的筆畫數為9,饣的筆畫數為8。
《鈎餌》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釣魚技術的發展。在古代,人們使用鈎子裝在釣線上,用來吸引魚兒咬鈎。繁體字中的《鈎餌》為「鉤餌」。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有所不同,古時候《鈎餌》的寫法為「鈎餌」。
1. 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去捕捉魚兒,但是魚兒卻對我的鈎餌無動于衷。
2. 釣魚需要合適的鈎餌,才能增加捕獲的機會。
1. 釣魚(diao yu)
2. 釣餌(diao er)
3. 魚餌(yu er)
4. 釣線(diao xian)
1. 餌料(er liao)
2. 誘餌(you er)
3. 誘惑物(you huo wu)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