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絜行的意思、絜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絜行的解釋

修饬品行。《史記·李斯列傳》:“夫 高 ,故宦人也……絜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史記·魏公子列傳》:“臣脩身絜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絜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釋義

“絜行”指修饬品行、端正自身行為,強調通過自我約束和修養達到道德完善。例如《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提到“臣修身絜行數十年”,即通過長期自律保持清廉謹慎的品行。

2.詞源與用法

3.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如:

4.讀音與近義詞

5.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文研究或引用經典時。其核心思想與“嚴于律己”“廉潔自律”等現代詞彙有相通之處。

如需進一步了解“絜”的其他含義(如衡量、束縛等),可參考《說文解字》或《韓非子》相關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絜行

絜行(jí xíng)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秩序井然,步伐穩定的意思。它由“纟”和“行”兩個部首組成,擁有12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詩經·魯頌·絜緺》。

在繁體字中,“絜行”可以寫成“絜行”。這個繁體版本仍然保留了原始文字的特點,同時也增加了一些裝飾性的筆畫,使字形更加繁複美觀。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了解,在古代的寫法中,漢字“絜行”是以象征絲織品的部首“糸”的不同變形形式來書寫的。

以下是一個關于“絜行”的例句:

他步履維艱,但始終絜行不辍。

組詞

1. 絜繩:指用細繩編織成的繩索。

2. 絜縻:比喻關系緊密,難以解開。

3. 絜帶:用細帶子綁紮。

近義詞

整齊劃一、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反義詞

混亂、雜亂無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