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鏡台的意思、鏡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鏡台的解釋

[dressing table] 裝着鏡子的梳妝台

詳細解釋

見“ 鏡臺 ”。


亦作“ 鏡台 ”。上面裝着鏡子的梳妝台。《初學記》卷二五引《魏武雜物疏》:“鏡臺出 魏 宮中,有純銀參帶鏡臺一,純銀七子貴人公主鏡臺四。” 唐 唐暄 《還渭南感舊》詩之一:“寝室悲長簟,妝樓泣鏡臺。” 清 程麟 《此中人語·翠翠》:“ 翠翠 婷婷嫋嫋,姣艷可人,而脂香粉澤迷離於鏡台繡縵之閒。” 冰心 《超人·離家的一年》:“小姊姊穿着睡衣,站在鏡台前,攏着頭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鏡台(jìng tái)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名詞,指古代放置銅鏡的梳妝台架,通常為木質家具,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以下從權威詞典及文獻角度分層解析其含義:


一、字義溯源

  1. 單字釋義
    • 鏡:《說文解字》釋為“景也”,指映照形象的器具,古代以青銅磨制而成。
    • 台:《爾雅·釋宮》稱“四方而高曰台”,引申為承托物品的底座或架子。

      合成詞“鏡台” 即“承鏡之台”,專指帶有支架的梳妝用具。


二、器物特征與文化内涵

  1. 形制與功能

    鏡台多為木質案幾形制,台面鑲嵌銅鏡,下設抽屜收納梳篦、胭脂等物。如《漢語大詞典》定義:“置鏡的架子,亦指梳妝台”。

    典例:

    《紅樓夢》第五十五回:“探春……走到鏡台前,揭開鏡袱照了一照”,印證其閨閣日常用途。

  2. 文化象征

    • 婚姻禮俗:古代婚嫁中,鏡台作為重要嫁妝,象征“破鏡重圓”“容顔常駐”的寓意(《儀禮·士昏禮》載“婦執笄、棗、栗,侍奉舅姑,鏡台陳于房中”)。
    • 文人意象:詩詞中鏡台常寄托女子情思,如溫庭筠“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凸顯其審美意趣。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釋義:“鏡台,梳妝台;亦指裝有鏡子的架子。”

  2. 《辭海》(第七版)

    補充說明:“明清時期鏡台形制趨繁,出現折疊式、屏風式等變體,雕飾吉祥紋樣。”

  3. 《釋名·釋首飾》(漢代劉熙)

    記載:“鏡,景也;台,持也。言持鏡以取景也”,從聲訓角度闡釋其命名邏輯。


四、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鏡台”仍保留古義,但多用于仿古家具或文學描寫。如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紫檀雕雲龍紋鏡台”,即典型實物例證(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藏品數據庫)。

結論:鏡台是中國古代家居文化的物質載體,其釋義需結合器物學、禮俗學及文獻互證,方能全面呈現其曆史語義與文化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鏡台”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梳妝台(常見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裝有鏡子的梳妝台,主要用于整理儀容,常見于古代女性閨房。其下方常設抽屜,用于存放胭脂、眉筆等化妝工具。

  2. 結構與曆史

    • 傳統鏡台多為木質,外形典雅,兼具實用性與裝飾性。例如《魏武雜物疏》記載,魏宮中有純銀鏡台,可見其工藝考究。
    • 文學作品中常作為意象出現,如唐代唐暄詩句“妝樓泣鏡台”,清代《儒林外史》描述花梨木鏡台等。

二、顯微鏡部件(專業術語)

  1. 功能與設計
    顯微鏡的載物台,用于放置觀察标本,中央有通光孔,配有推進器調節輪以移動标本。設計強調穩定性和耐用性,形狀分方、圓兩種。

  2. 分類差異
    正置與倒置顯微鏡的載物台結構不同,例如倒置顯微鏡的鏡台需適應培養皿等特殊容器的觀察需求。

“鏡台”既可指日常梳妝用具,也可指科學儀器部件,需結合上下文區分。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家具設計或顯微鏡構造,可查閱相關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保佑碧籌不順嘗穢充诎籌河春火竄死鈍語爾許焚帛夠嗆鈎引觀世锢閉滾利錢漢東珠賀鬼黑蛇黑雲壓城城欲摧賀善後月黃爵角亢郏鄏迳直景撰忌俗救窮決徒控愬躏蹙流輠柳郎娈婉賣給木鶴男弟牛蟻皮具平盈憩棠勸善懲惡屈子人理儒官紹繼審判矢心不二受俘衰條天上條書貼然托膽烏曹物候閑地仙姑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