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經丘尋壑的意思、經丘尋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經丘尋壑的解釋

指遊覽山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丘尋壑”是一個源自古典詩文的成語,其含義與意境可從漢語詞典及文學角度作如下解析:


一、字義分解與基本釋義

  1. 經:經過、穿越。
  2. 丘:小山丘、土坡。
  3. 尋:探尋、遊曆。
  4. 壑:深谷、溝壑。

    合義:指在山丘與溝壑間穿行遊走,字面意為遊曆山水,引申為隱逸山水、寄情自然的生活狀态。

    權威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為“謂遊覽山水”;《辭源》注“經丘尋壑”為“遊山玩水,隱居不仕”。


二、文學出處與引申内涵

此成語典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岖而經丘。”

——描繪辭官歸隱後漫步山野的自在心境,表達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對世俗名利的超脫。

核心意境:


三、用法與語境

  1. 描述行為:

    “晚年他經丘尋壑,終得山水之樂。”

    ——指實際的山野漫遊活動。

  2. 象征精神境界:

    “文人畫中的空山幽谷,正是經丘尋壑的意象投射。”

    ——喻指超然物外的精神寄托。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9卷):

    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1123頁。

  2.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54頁。

  3.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收錄于《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年。

  4.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

    中華書局,2011年,第460頁。

  5.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89頁。


五、文化影響

“經丘尋壑”成為中國隱逸文化的符號,後世文人如蘇轼、王維等均在其詩文中化用此意象,強化了山水田園作為精神家園的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經丘尋壑”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īng qiū xún hè,主要用于書面語境,指遊覽山水、探訪自然景色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析:


釋義與出處

  1. 核心含義
    指在山水間遊曆,體驗自然風光。其意境常與隱逸生活或閑適心境相關,帶有對自然之美的欣賞。

  2. 典故來源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晉代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中的名句:“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岖而經丘”,描寫歸隱後悠然自得的山野生活。宋代胡繼宗在《書言故事·地理類》中進一步引用,稱“遊覽自娛,曰得經丘尋壑之樂”。


用法與特點


延伸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或出處細節,可參考《歸去來兮辭》原文或宋代《書言故事》。

别人正在浏覽...

白鬼百遶半中腰寶貴巢栖春方村頑大廈将傾定分丁字簾頓段反潛機翻天印鳳眼負期高澹官長韓公帕黑浪壺漿箪食劍俠徼能進次儆勵驚棹祭亭口言括檢論說文撓鈎黏黐年侵偶一為之破鬭籤帖青昊晴哢情之所鐘窮岡湫居榮輝賽祀塞翁馬煞尾設款牲魚贖國泰昭添枝增葉跳彈鐵打心腸投竿投藉危臬微妾祥祯限年現驗邪心翕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