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付出代價,拯救國家。《國語·晉語四》:“尊明勝患,智也;殺身贖國,忠也。”
“贖國”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通過付出代價或犧牲來拯救國家。以下是詳細解釋:
“贖國”指在國家面臨危難時,通過重大犧牲或付出(如財物、戰争、生命等)來挽救國家存亡的行動。該詞強調以代價換取國家安危的決絕性。
如今該詞多用于強調曆史人物的愛國精神,或警示國家危機意識,例如:“嶽飛抗金被視為贖國壯舉。”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國語》原文或漢語詞典(如漢典)的權威釋義。
贖國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贖”和“國”。
1. “贖”的部首是貝字旁,總共有十畫。它的拆分部首為“貝”,表示與財富相關的意思。
2. “國”的部首是囗字旁,總共有十 strokes。它的拆分部首為“玉”,表示與國家相關的意思。
贖國這個詞的來源與中國古代的國際關系有關。在古代,當國家被敵人占領或奴役時,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獲得自己的自由和獨立,這種方式就被稱為“贖國”。
在繁體字中,贖國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并不完全相同,但贖國這個詞的基本形狀和現代寫法相似,主要的區别在于一些筆畫的書寫順序和形态上。
例句:
1. 到底該如何贖國,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2. 盡管遇到了困難,我們決不放棄贖國的希望。
組詞:贖金、贖回、贖罪、贖身
近義詞:挽回、救國
反義詞:賣國、投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