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卞莊子刺虎的意思、卞莊子刺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卞莊子刺虎的解釋

《史記·張儀列傳》:“亦嘗有以夫 卞莊子 刺虎聞於王者乎? 莊子 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則必鬭,鬭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卞莊子 以為然……一舉果有雙虎之功。”後用以指趁兩個敵人互相争鬥而兩敗俱傷之機打擊敵人,将雙方一齊消滅。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及 宋義 待 秦 趙 之斃,與昔 卞莊 刺虎同説者也。”《三國志·魏志·張既傳》:“且宜兩存而鬭之,猶 卞莊子 之刺虎,坐收其斃也。”《續資治通鑒·宋孝宗隆興元年》:“聞 契丹 與 金 相攻,若 契丹 事成,他日自可收 卞莊子 刺虎之功。” 宋 陳亮 《酌古論一·先主》:“兩虎方鬭,當收 卞莊子 之功。” 宋 嶽珂 《桯史·燕山先見》:“﹝ 女真 ﹞視中國與 契丹 拏兵不止,鏖戰不解,勝負未決,強弱未分,持 卞莊 兩鬭之説。”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第四節:“惟同國推刃,自相靡敝,久而不解,兩虎之噬,恐利 卞莊 之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卞莊子刺虎”是一個曆史典故,出自《史記·張儀列傳》,後演變為成語,常用于比喻利用矛盾、把握時機以達成雙重目标的策略。以下從故事背景、字詞解析和寓意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故事背景

卞莊子是春秋時期魯國著名的勇士。他本欲刺殺兩隻老虎,但被旅店仆人(館豎子)勸阻。仆人分析:兩虎正在吃牛,食盡後必争鬥,結果大虎傷、小虎死,此時隻需刺殺受傷的大虎,即可“一舉雙得”。卞莊子依計而行,最終成功獲得兩隻老虎的功勞。


二、關鍵字詞解析

  1. 卞莊子:指故事中的勇士,以勇猛著稱。
  2. 館豎子:指旅店中的童仆,“豎子”為蔑稱或對地位低下者的稱呼。
  3. 方且食牛:指兩虎“正在吃牛”,暗喻矛盾未爆發前的共存狀态。
  4. 從傷而刺之:指等待兩虎相鬥後,針對受傷的一方行動,體現“伺機而動”的策略。

三、寓意與啟示

  1. 策略性智慧:
    強調把握時機的重要性。若直接與兩虎對抗風險極大,而等待其内鬥消耗後再行動,能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成效。
  2. 矛盾利用:
    兩虎相争象征内部矛盾,第三方可借勢削弱對手力量,警示人們避免成為争鬥中的犧牲品。
  3. 現實應用:
    這一典故常用于軍事、商業等領域,比喻利用對手之間的矛盾達成自身目标,如《漢紀·高祖紀》中引此典說明待敵自弊的策略。

“卞莊子刺虎”不僅是一個曆史故事,更是一種處世哲學:在複雜局勢中,冷靜觀察、善用矛盾、擇機而動,往往比盲目行動更有效。其核心思想與“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異曲同工。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卞莊子刺虎》是一則中國傳統故事。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卞莊子用刺來攻擊老虎的故事。讓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 部首:刂(刀刂部)、勹(刀勹部)、虍(虍虎部) 筆畫:卞(5畫)、莊(7畫)、子(3畫)、刺(8畫)、虎(8畫) 該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和寓言故事,是為了表達勇敢面對困難并克服恐懼的精神。 在繁體字中,《卞莊子刺虎》這個詞的寫法同樣是使用相同的部首和相同數量的筆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虎的字形有一些差異,但整體來說,字形與現代寫法基本相似。 以下是一個例句: 卞莊子刺虎的故事告訴我們,隻要勇敢面對困難,就能克服恐懼。 根據《卞莊子刺虎》這個詞,可以組詞如下: 卞莊子、莊子刺虎、刺虎、卞刺、虎 近義詞:勇敢面對困難、勇敢的戰鬥 反義詞:膽怯退縮、逃避困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