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蝚蠕的意思、蝚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蝚蠕的解釋

古國名。即 柔然 。《晉書·馮跋載記》:“ 蝚蠕 勇斛律 ,遣使求 跋 女僞 樂浪公主 。”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晉書五·馮跋載記》:“﹝ 蝚蠕 勇斛律 ,﹞ 蝚蠕 即 柔然 也,《魏書》作 蠕蠕 ,《宋(書)》《齊(書)》《梁書》皆作 芮芮 ,《周書》作 茹茹 ,《北史》《蠕蠕傳》,而諸傳閒有作 茹茹 者,蓋譯音無定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蝚蠕”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基本釋義

“蝚蠕”為名詞,特指中國南北朝時期活躍于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即後世文獻中常見的“柔然”。《漢語大詞典》(1993年版)将其定義為“古代北方部族名,亦作‘蠕蠕’‘茹茹’”,屬于漢文古籍對異族名稱的音譯或轉寫。

2. 曆史背景

該部族在公元4-6世紀建立政權,與北魏長期對峙。《魏書·蠕蠕傳》記載:“蝚蠕者,匈奴之裔也”,表明其族群起源與匈奴有關。其活動範圍主要在今蒙古高原及中亞地區,曾控制絲綢之路部分商道,對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産生過影響(《中國通史簡編》,1958年)。

3. 文獻例證

《資治通鑒·宋紀》載:“魏主伐蝚蠕,至漠南而還”,反映其與中原王朝的軍事沖突。唐代杜佑《通典·邊防典》則采用“蠕蠕”之稱,并詳述其社會組織形态,印證該族群在史籍中的多名稱現象。

4. 文化影響

語言學研究中,“蝚蠕”被認為是阿爾泰語系族群的自稱音譯,部分學者通過比對突厥碑銘與漢文史料,提出該詞原音接近“Apar”或“Avars”(《古代北方民族史叢考》,2002年)。這一名稱演變體現了古代漢語對異族語言的轉寫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蝚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1.基本釋義

2.曆史背景

3.讀音差異

4.相關辨析

“蝚蠕”是柔然政權的别稱,屬于曆史專有名詞,常見于南北朝時期的文獻記載。如需進一步研究,可參考《晉書》《魏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街黯然阿罔阿紫瘢疻抱甕出灌北雁碧洞鼊嶼潮悶超前轶後馳惶蟲書甸圻丁八頂觸短艇笃謹恩威撫軍夫栘改扮觀衆鬼森森棍蠹故我依然合伴弘盛緩歌行花樣經惠蛄彙總火炙翦剔剿殺節使箕張爵鷇開船扛整活蘭房廉察茫渺牝雞晨鳴錢資奇幹輕鹢日昃旰食烿烿山廚生辰酸狖天屬亡八玩世限帶仙京陷破賢星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