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今字的意思、今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今字的解釋

(1).區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從 漢 隸一直到現在通行文字的統稱。

(2).區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隸書。也稱“今文”。《史記·儒林列傳》:“ 孔氏 有古文《尚書》,而 安國 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今文,《漢書·儒林傳·孔安國》作“今文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今”字在漢語中是一個表示時間概念的重要字詞,其核心含義指當前、現在。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當前時間點

    指說話時的這一刻或現階段。

    例:《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指“當今的統治者”)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2. 現代;當代

    與“古”相對,指現今所處的時代。

    例:柳宗元《封建論》:“今國家盡制郡邑……” (“今”指唐代)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年。


二、字形演變與構字邏輯


三、引申義與用法

  1. 副詞:即将、馬上

    表動作即将發生。

    例:《戰國策·楚策》:“楚國今危矣。” (“今危”即“即将危亡”)

  2. 連詞:假如;如果

    表假設關系,多見于先秦文獻。

    例:《孟子·梁惠王下》:“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今”意為“如果”)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

  3. 代詞:這;此

    指示當前事物,如“今次”(這次)、“今生”(此生)。

    例:《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觏止,我心則說。” 鄭玄箋:“今,此也。”


四、常見複合詞

詞語 釋義 示例
今朝 今日早晨;現時 “今朝有酒今朝醉”
今昔 現在與過去 “今昔對比”
今人 現代人;當代人 “厚古薄今”
迄今 至今 “迄今未止”

五、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如需線上查閱,可訪問漢典國學大師等平台。)

網絡擴展解釋

“今字”的含義可從文字學概念和單字解析兩個層面理解,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分析如下:

一、文字學概念:今字與古字的區分

  1. 定義
    今字是漢語文字學中與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篆書)相對的概念,特指隸書及之後通行的文字形式,包括隸書、楷書等。

    • 分水嶺:隸書的出現是今字形成的标志,其特點是方折筆法取代篆書的圓轉筆道。
  2. 演變背景
    戰國晚期秦國俗體字逐漸簡化篆書結構,隸書由此發展而來,成為日常書寫的主流。例如“義”與“儀”是古今字關系,“義”為古字,“儀”為今字。


二、單字“今”的解析

  1. 基本含義
    “今”表示現在、當前的時間或狀态,如“今天”“今非昔比”。

    • 反義詞:古、昔(如“古為今用”)。
  2. 字形演變與會意

    • 結構:上下結構,部首為“人”,四筆(筆順:ノ㇏丶乛)。
    • 造字法:會意字,從“佶亼”(jí),本義為“此時”。
  3. 古籍例證

    • 《詩經》:“迨其今兮”(《召南·摽有梅》)。
    • 《史記》:“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平原君虞卿列傳》)。
    • 柳宗元《捕蛇者說》以“今”對比不同時期的居住情況。

三、實際應用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今字”的書法演變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來源(詳見、4、10)。

别人正在浏覽...

安幹百花争妍白毛風拜至變造表明拂過才望側出宸掖出出溜溜詞華典贍叢萃代籤大家低唱淺斟煩缛诽譽副辂苟延殘喘騧駵鼓跗跪爐郭子儀呵欱黑書懷任踐跚鯨波怒浪可望不可及摳哧牢牢老婆當軍老實巴交苓落琳琅滿目林巒柳郭黎獻寐魚靡麗墓生兒目聽牛童怯口齊民要術讓辟澀巴巴赦恩慎靜水晶燈籠疏茹碎據碎磔素柰陶旊騰跣銅錘花臉沱若蚊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