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卷的意思、墨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卷的解釋

(1). 明 清 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墨卷由謄錄生用朱筆謄錄,再送試官評閱,稱硃卷。《明史·選舉志二》:“考試者用墨,謂之墨卷;謄録用硃,謂之硃卷。”

(2). 宋 以來,稱取中士人的文章為程文。 清 代刻錄程文,試官往往按題自作一篇,亦稱程文,因而把刻錄的取中試卷改稱墨卷。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程文》:“至本朝,先亦用士子程文刻録,後多主司所作,遂又分士子所作之文,别謂之墨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墨卷”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與古代科舉制度相關,具體含義如下:

1.科舉考試中的試卷形式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應試者需用墨筆書寫原始答卷,稱為「墨卷」。為防止考官辨認筆迹作弊,官方會安排專人用朱筆謄錄副本(即「硃卷」或「朱卷」),再交由考官評閱。這一制度在《明史》和《儒林外史》中均有記載,如“考試者用墨,謂之墨卷;謄錄用硃,謂之硃卷”。

2.程文與墨卷的演變

宋代起,中選士人的文章被稱為「程文」。清代時,考官常親自撰寫程文作為範文,導緻原有取中試卷改稱「墨卷」,與官方程文區分。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提到:“至本朝,先亦用士子程文刻録,後多主司所作……謂之墨卷。”

其他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科舉流程或墨卷謄錄細節,可參考《明史·選舉志》或顧炎武《日知錄》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墨卷的意思

《墨卷》是指用墨水蘸寫或書寫的卷子。在古代,人們使用毛筆和墨汁來書寫文字,将紙張卷起,形成長條狀的文書,即稱為墨卷。

拆分部首和筆畫

《墨卷》由部首“黑”和“卷”組成。

部首“黑”意味着與黑墨、墨水相關的意思,它在漢字中扮演着表示與顔色、墨水和墨汁相關的含義。

“卷”的筆畫為8畫。

來源

《墨卷》一詞最早出現在《文選·太康·文》中,文中提到:“在傲岸不群之外,修辭頗多,煥然若揚墨卷。” 表示文章的氣勢宏大,如同揚墨飛濺的墨卷。

繁體

在繁體中,“墨卷”被寫作“墨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對漢字的書寫有所差異,所以《墨卷》一詞在古時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代的“墨卷”寫作“墨卷”。在古代使用的篆體字中,“墨”字的寫法中間的橫線更長,形狀更加方正。

例句

1. 他用毛筆在墨卷上書寫了一首詩。

2. 這卷墨卷保存了幾百年的曆史文化。

組詞

墨水、墨塊、墨迹、卷軸、書卷

近義詞

墨迹、墨寶、紙卷

反義詞

紙張、頁面、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