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僚的意思、屬僚的詳細解釋
屬僚的解釋
亦作“ 屬寮 ”。下屬的官吏。《舊唐書·王播傳》:“﹝ 播 ﹞凡有詳決,疾速如神,當時屬僚,歎服不暇。”《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七年三月初七日》:“兩日俱接見屬僚。”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筮仕·四六啟式》:“逸興标而屬寮溢慶。” 馬南邨 《燕山夜話·智謀是可靠的嗎》:“古來許多政治上著名的人物,也常常以智謀的高下,作為衡量和選拔屬僚的标準。”
詞語分解
- 屬的解釋 屬 (屬) ǔ 同一家族的:親屬。眷屬。烈屬。 類别:金屬。吾屬。 有管轄關系的,歸類:屬于。屬下。屬地。歸屬。直屬。附屬。隸屬。 生物群分類系統上,“科”下有“屬”,“屬”下有“種”。 系,是:屬實
- 僚的解釋 僚 á 官:官僚。 舊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僚屬(下屬的官吏)。僚友。僚佐。幕僚。 古代對一種奴隸或差役的稱謂。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屬僚"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核心含義指:
同一官署或同一長官下屬的官吏。具體而言:
- "屬" 強調隸屬、從屬關系,指處于下級或下屬地位。
- "僚" 指同官署共事的官員,即同僚。
- "屬僚" 合稱,特指在同一長官統轄之下、彼此為同僚關系的下屬官員群體。
曆史文獻中的使用例證:
- 宋代語境: 《宋史·職官志》中常出現"帥臣(地方軍事長官)與其屬僚"的表述,指地方軍事長官與其下屬官員。例如,記載地方軍政事務時,會提及"帥臣與屬僚議兵政"。
- 清代語境: 在《清史稿》或清代官修文獻中,描述某部門運作時,會使用"該部堂官(部門主官)率其屬僚處理公務"這樣的句式。
現代理解與使用:
在現代漢語中,"屬僚"一詞已非常罕見,基本被"下屬"、"部屬"、"部下"、"僚屬"或更具體的職位名稱所取代。若在特定語境(如研究曆史、仿古寫作)中使用,其含義明确指向同一行政單位内,處于某位長官領導之下的全體官員,強調其作為該長官下屬及彼此間同事的雙重身份。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權威大型語文工具書): 對"屬僚"的釋義為"下屬官吏"。該詞典由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是研究漢語詞彙意義與演變的重要依據。其電子版可在各大圖書館數據庫或專業平台查詢。
- 《辭源》(側重古漢語與文史的工具書): 在解釋相關官職或曆史制度時,會涉及"僚屬"、"屬官"等概念,其内涵與"屬僚"高度一緻。《辭源》的編纂具有深厚學術基礎,是理解古代詞彙的可靠參考。
- 曆史典籍(如《宋史》、《清史稿》等): 這些官修正史是"屬僚"一詞實際使用的一手語料來源,提供了該詞在具體曆史語境中的确切含義和用法。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等平台提供部分古籍的線上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屬僚”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下屬官吏或同僚,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讀音:shǔ liáo(“屬”讀第三聲,指隸屬;“僚”指官吏)
- 含義:指下屬的官吏,也可泛指同一官署的官員。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上下級關系,如《舊唐書》提到王播的屬僚對其決斷能力贊歎不已。
二、引證與用法
- 曆史典籍:
- 《舊唐書·王播傳》記載:“凡有詳決,疾速如神,當時屬僚,歎服不暇。”
- 清代林則徐在日記中提及“接見屬僚”,指接見下屬官員。
- 現代解釋:現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指代下級官吏或同一官署的同僚。
三、相關辨析
- 同義詞:屬吏、下屬、僚屬。
- 易混淆詞:
- 同僚:僅指同一官署的平級官員,不含上下級關系。
- 僚屬:與“屬僚”含義相近,但更強調隸屬關系。
四、注意事項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如仿古寫作)。
- 權威性差異:部分網絡資料将“屬僚”與“同僚”混用,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如需進一步了解“僚”的詳細字義(如古代奴隸、差役等引申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剝害悖言亂辭飙起逼迫部下采桑子采缯燦蔚常存長浪程頓傳戒春眼打兌丹霞導纜器東奔西逃豆秧放河燈風級表蜂起佛果高資過街天橋國色函知鰝鰕橫向蝗莺戶扉講斤頭警引進退失措開鑼喝道客亭濫惡磊塊楞頭青靈怪龍轉慮傂尺模态推理難怪磉石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劭農省鈔詩抄水引麪私刑隨邪桃膠鐵闆不易推服望宗未平蚊力武行飨象系狗當系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