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罰金。《國語·齊語》:“小罪讁以金分,宥閒罪。” 韋昭 注:“小罪不入於五刑者,以金贖,有分兩之差,今之罰金是也。”《淮南子·氾論訓》:“有輕罪者,贖以金分。” 高誘 注:“以金分出金,隨罪輕重有分兩也。”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金分”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與曆史用法分析。根據權威辭書及文獻,其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指将整體分為兩部分的比例關系,其中較大部分與整體的比值等于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近似值為1:0.618。該概念源于古希臘幾何學,在中國現代數學教育中廣泛使用。
公式表達:
$$ frac{a+b}{a} = frac{a}{b} = phi approx 1.618 $$
來源:
《數學辭海》(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幾何卷“比例分割”條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數學》(2009年版)“黃金分割”章節。
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從礦石、合金或混合物中提取特定金屬的過程,如“金分銀析”。此用法多見于工業技術文獻。
來源:
《冶金學名詞》(科學出版社,2019年)定義編號 04.109;
《化學工程手冊》第5卷“金屬分離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年)。
在部分典籍中作為動詞短語,表“按金額分割財物”,如《宋史·食貨志》載“凡歲賦,谷以石計,錢以缗計,金銀分以兩計”。此用法現已罕見。
來源: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0卷第1283頁;
《二十四史全譯·宋史》經濟志注解(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義項 | 使用領域 | 典型語境 | 權威依據 |
---|---|---|---|
黃金分割 | 數學/美學 | 幾何比例、藝術設計 | 《數學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 |
金屬分離 | 化學/冶金 | 礦石提煉、合金處理 | 《冶金學名詞》《化學工程手冊》 |
按金額分割 | 古代經濟 | 賦稅計量、財物分配 |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史全譯》 |
注:現代漢語中“金分”獨立成詞頻率較低,建議使用者根據上下文明确指向,避免歧義。
“金分”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這是該詞的主要含義,尤其在曆史文獻中常見。根據《國語·齊語》和《淮南子·氾論訓》記載,“金分”指用金錢贖罪,根據罪行輕重确定罰金數額。例如:
部分現代語境中,“金分”可理解為財富分散或分配,例如導遊傭金的分成比例(如“傭金分配表”中的表述)。但這一用法較少見,且更接近字面意義的“金錢分配”,而非成語或固定搭配。
“金分”的核心含義為古代罰金制度,現代引申用法需謹慎考據。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閉閣自責冰弦曹丕長材斥黜傳繕儲供初級社蠢重大行皇帝怠慢打諒電磁波發辰柉禁發視發妝蜚樓非徒風格瘋子負耉閣老光燦桂尊儉雕椒椒椒壸饑國旌甲浄壹擊棹開悟枯骼闊解蘭奢貌望牧監副翩翻骈鄰迫脇清酎臍脂自照神椽使心用幸稅外錢算不得貪妬唐捐膛子弢迹匿光挑撻通讀跅弛托載瓦敦亡鹿餧餓香縷象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