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閑的意思、大閑的詳細解釋
大閑的解釋
基本的行為準則。語本《論語·子張》:“大德不踰閑。”《新唐書·卓行傳贊》:“節誼為天下大閑。” 宋 陸遊 《自勉》詩:“節義實大閑,忠孝後代看。”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贈餘鐵香序》:“然自念大閑未逾,雖叢謗集身,幾至危殆,卒未有蕩去繩檢,辱身辱先者。”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閑的解釋 閑 (閑) á 無事,與“忙”相對:閑暇。閑逛。閑居。閑人。居閑。空閑。 指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閑置。閑棄。閑房。閑錢。 安靜,清靜:安閑。悠閑。閑逸。閑適。閑庭(清靜的院落)。閑情逸緻。 與正事無
網絡擴展解釋
“大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基本解釋:指基本的行為準則或道德規範。該詞源自《論語·子張》中的“大德不逾閑”,其中“閑”原指栅欄,引申為界限、規範,“大”表示重要或根本性。
二、語義解析
-
詞源背景
- 出自儒家經典:“大德不逾閑”(《論語·子張》),強調重大德行不可逾越基本規範。
- 曆史文獻用例:如《新唐書》提到“節誼為天下大閑”,陸遊詩中“節義實大閑”均指向道德準則。
-
構成解析
- 大:表示根本性、重要性;
- 閑:此處指“界限”“規範”,而非字面意義的“空閑”(參考《漢典》對“閑”的釋義)。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強調道德約束或行為底線,例如:
- 描述個人操守:“節義實大閑,忠孝後代看”(陸遊《自勉》詩);
- 讨論社會規範:“節誼為天下大閑”(《新唐書》)。
四、常見誤解
需注意與“閑”的日常含義(空閑、無事)區分。例如提到“形容生活悠閑”,可能是對“閑”的誤讀,但權威文獻中“大閑”均指向道德規範。
五、擴展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閑”的多義性,可參考《漢典》對“閑”的詳細解釋(包含栅欄、防禦等古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閑》這個詞是指非常空閑、無所事事的狀态。下面是有關《大閑》的一些詳細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閑》由部首大和閑組成,大部首的筆畫數為3,閑部首的筆畫數為7。
- 來源:《大閑》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用來描述人們在沒有工作或任務時的狀态。
- 繁體:《大閑》的繁體字為「大閑」。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閑」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字形更加繁複,但其基本意義與現代相同。
- 例句:他最近過得很大閑,沒有任何工作壓力。
- 組詞:大閑人(形容非常懶散的人)、大閑章(指無聊的文字或漫無目的的書寫)等。
- 近義詞:懶散、閑散、無所事事。
- 反義詞:忙碌、繁忙、有事做。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