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esse] 精巧細緻;細密
小首飾極為精緻
亦作“ 精緻 ”。1.精細周密。 唐 司空圖 《疑經後述》:“今 鐘陵 秀士 陳用拙 出其宗人 嶽 所作《春秋折衷論》數十篇,贍博精緻,足以下視兩 漢 迂儒矣。”《新唐書·文藝傳下·崔元翰》:“其好學老不倦,用思精緻,馳騁 班固 、 蔡邕 間以自名家。”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一·各文之始》:“表中眼目,全在破題。又忌大露,文必簡潔精緻也。”
(2).精美工巧。 宋 周文璞 《姜堯章金塗佛塔歌》:“形模遠自流沙至,鑄出今回更精緻。”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紙劄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古今小說·衆名姬春風吊柳七》:“ 玉英 迎接了,見 耆卿 人物文雅,便邀入個小小書房。 耆卿 舉目看時,果然擺設得精緻。” 巴金 《利娜·第十四封信》:“我真想不到,他把我引到一間非常精緻的閨房裡來了。”
(3).美好。《西遊記》第十八回:“不期三年前,有一個漢子,模樣兒倒也精緻,他説是 福陵 山上人家,姓 豬 ,上無父母,下無兄弟,願與人家做個女婿。”
(1).猶情緻,情趣。《晉書·文苑傳·左思》:“至若此賦,拟議數家,傅辭會義,抑多精緻。”《梁書·儒林傳·崔靈恩》:“性拙樸無風采,及解經析理,甚有精緻。”
(2).見“ 精緻 ”。
“精緻”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jīng zh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精緻”既可用于客觀描述物品的精細工藝,也可表達主觀審美或生活品質的追求。其含義隨語境變化,但核心始終圍繞“細膩”與“美好”展開。
《精緻》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精細、細膩、優雅的特點。它可以用來形容衣着、食物、手工藝品等,表示某物有很高的品質和精良的工藝。
《精緻》的部首是“米”(mǐ),筆畫數為11畫。
《精緻》的本義是指面粉的最細小的顆粒,隨後引申為形容衣服、器物等做工精細、精巧。這個詞在先秦時期已經有使用,在《詩經·大雅·邶谷》中首次出現。
《精緻》的繁體字為「精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精緻》的古代寫法是「精菑」,其中「精」代表精細、精良,「菑」代表精微、複雜。
1. 這件衣服的做工十分精緻,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好。
2. 她的書法真是精緻,字字工整、書寫流暢。
3. 這個餐廳的菜品都非常精緻,口味和擺盤都很考究。
組詞:精細、細緻、考究、精巧、細膩、美妙、精美等。
近義詞:細微、周到、細緻入微、巧妙等。
反義詞:粗糙、粗糙大意、粗制濫造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