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鼓的意思、連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鼓的解釋

相連之鼓,傳說 雷公 擊此化作雷響。 漢 王充 《論衡·雷虛》:“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纍纍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 雷公 ,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意也。”後因以指雷震。 南朝 梁簡文帝 《霹靂引》:“時聞連鼓響,乍散投壺光。” 宋 範成大 《雷雨鄰舍起龍》詩:“連鼓一聲人失箸,不知挂壁幾梭飛。”《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九:“閃爍爍曳兩道流光,鬧轟轟鳴幾聲連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連鼓(lián gǔ)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名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古代禮樂中的編組鼓具

指多個鼓按一定規制串聯組合而成的樂器群,多用于宮廷祭祀、儀仗等隆重場合。其特點為:

  1. 形制特征:多個鼓體通過木架或繩索橫向串聯,形成連續排列的打擊樂器組,如漢代畫像磚中常見“建鼓”兩側懸挂小鼓的連鼓形态。
  2. 禮樂功能:作為雅樂核心樂器,《周禮·春官》載“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連鼓屬“晉鼓”類,用于節制樂舞節奏。

二、神話中的雷神法器

在民俗傳說中,“連鼓”特指雷公執掌的連環雷鼓,象征雷霆轟鳴:

  1. 文獻溯源:王充《論衡·雷虛》載“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描述雷神執槌擊打串聯天鼓的場景。
  2. 文化象征:此意象衍生出“雷鼓”的别稱,如《淮南子·天文訓》将雷聲喻為“天鼓”,強化了連鼓與自然力量的關聯性。

學術支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連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文獻記載和用法分析:

1. 基本含義(成語) 指連續不斷的鼓聲,比喻聲音或行動的持續性。該用法常見于文學描寫或口語表達,例如形容戰鼓連綿、慶典中的熱烈節奏等場景。

2. 神話引申(雷神意象) 源于古代雷神傳說,指雷公所擊的相連之鼓,象征雷震聲。如:

使用注意 現代漢語中,其成語用法多見于書面語境,而神話意象多用于詩詞或典故引用。不同文獻中的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包背裝播賦纏夾不清宸造陳正字敕號楚女腰肢從堂麤才翠微宮村務大白羽凍橘獨不見敦願埵塊督率法術鳳凰钗風俗負乘緻寇弓鞵冠狀動脈汗流接踵謹戒近務軍簿開警開學礦苗路牌履新毛躁枚列門牆牛箧炰煎奇錯輕輕瞥瞥青瑣帏蘧車騷駭色标珊瑚島挻埴設府眡瞭勢力鬼時下首付樹瘡素牍田僮跳到黃河洗不清條揭替工頭鵝危露無妄憂閑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