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話筒的意思、寄話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話筒的解釋

器物名。猶今之留聲機。 清 袁枚 《續新齊諧·程嘉蔭》:“亦能造寄話筒,筒間寸許,有閘隔之,内有機閉氣。人向筒語畢,則閘之。閘有次第,若亂開,則不成句矣。據 程 雲:‘此法可貯百日,過百日,則機微氣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及《漢語大詞典》中均未收錄“寄話筒”一詞。從漢語構詞法角度分析,該詞屬于偏正結構複合詞,由動詞性語素“寄”與名詞性語素“話筒”組成,字面可解作“寄托聲音的話筒”。據商務印書館《新華同義詞詞典》對“寄”的釋義,“寄”含托付、寄存、依附等義項;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顯示,部分地區存在将通訊工具進行比喻性方言造詞的語言現象。

在具體使用場景中,“寄話筒”可理解為三種語義延伸:1)指代傳統書信的拟物化表達,如唐代詩人張籍《秋思》中“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所述的捎信場景;2)現代通訊設備的文學性指稱,類比電話、錄音筆等聲音傳輸工具;3)網絡語境中的隱喻用法,表示代為傳遞信息的中間媒介,該用法在《網絡語言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被歸類為“工具類網絡轉喻”。

網絡擴展解釋

“寄話筒”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文獻和權威來源進行區分:

一、器物名(主流解釋)

指古代一種類似留聲機的裝置,能存儲聲音信息。根據清代袁枚《續新齊諧·程嘉蔭》記載,其結構為:

二、成語用法(較少見)

比喻通過第三方傳遞信息,適用于無法直接溝通的場景。但此解釋僅見于個别現代詞典,未發現古籍佐證。


說明:器物名的解釋在《續新齊諧》等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且被高權威性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收錄;而作為成語的用法可能屬于現代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白喉班曆寶策暴樂鞭凳伯高側理乘客祠竈匆卒寸祿抵禦幹嘉鬼纏鬼功神力鼓箫邯鄲躧步轟烈華緣狐埋狐揚火宮火器營孑然無依傑智禁藏酒光苛難兩旁立交厲精另加露第洛桑棉網眇思排行倩善遷塟青緑秦宮遒整阒其三妙音山栖谷飲收複暑假殊科輸理説朝南話斯洛文尼亞人素聽讬體瓦大晚晴婉諧萎餧五神詳妍枭俊禽敵嘯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