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婉諧的意思、婉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婉諧的解釋

婉轉和諧。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韋應物》:“詩律自 沉 宋 之下,日益靡嫚,鎪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韻婉諧,屬對藻密,而閑雅平淡之氣不存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婉諧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成語素及權威詞典釋義兩方面解析:

  1. 語素拆解

    • 婉:本義為言辭溫和含蓄。《說文解字》釋為“順也”,引申為委婉、柔順之意。
    • 諧:本義為聲音協調,《說文解字》注“詥也”,後擴展為和諧、诙諧。

      二字組合後,“婉諧”強調表達方式既含蓄溫和,又兼具協調或幽默的特質。

  2. 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婉諧”指言辭或态度委婉而和諧,常用于描述語言風格或交際方式,如:“她的批評婉諧有度,既點明問題,又不失禮節。”

    《漢語大詞典》(修訂版)補充其古義為“委婉诙諧”,例如清代文人筆記中“談吐婉諧,舉座解頤”的用法。

  3. 文學用例

    該詞多見于文學作品,如魯迅《朝花夕拾》中“對話婉諧,暗含機鋒”,以及錢鐘書《圍城》中“以婉諧之語化解尴尬”的描寫。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婉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解釋

婉諧(拼音:wǎn xié)指婉轉和諧,常用于形容語言、音韻或表達方式的柔和協調。例如在詩詞創作中,強調音律的流暢與意境的自然結合。


二、出處與例句

  1. 文獻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韋應物》。文中提到唐代詩律演變時,用“音韻婉諧”描述韋應物詩歌的音律特點,指其作品在雕琢詞句的同時保持了音調的和諧優美。

  2. 例句:
    “詩律自沉宋之下,日益靡嫚,鎪章刻句,揣合浮切,音韻婉諧,屬對藻密。”(《唐才子傳》)


三、構成字解析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評論或古典詩詞分析,形容語言風格或藝術形式的含蓄與和諧,如“行文婉諧”“聲調婉諧”。


五、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伴送背信棄義步曆蠶支落曹國舅澄朗崇山楚籍爨弄大寶對景傷情鄂托鵝項懶凳梵天分珪膚引鲠切貫射國禍豪酌合懽何極宏貫紅旗報捷隳堕火工見憐交臂曆指勦絶兒偈頌舊臘狂豪離肺臨望柳塞六引攏傍悶怒苜蓿旁燭缥節苘麻蜷局韌幹商館聖聰什麼人十滴水獅吼堂施生收之桑榆碩記蘇軟貪賄無藝添案填守柝汲宛惱相入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