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同。《漢書·公孫弘傳》:“﹝ 弘 ﹞位在宰相封侯,而為布被脫粟之飯,奉祿以給故人賓客,無有所餘……與内富厚而外為詭服以釣虛譽者殊科。”《舊唐書·魏元忠傳》:“且上智下愚,明暗異等;多算少謀,衆寡殊科。”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國俗不同,利害殊科。”
(2).特殊的律條。 明 呂天成 《齊東絕倒》第二出:“慘然消阻淚如梭,怎生樣方便赦殊科。”
"殊科"是古漢語複合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構成 "殊"的本義為斬首(《說文解字》),引申為斷絕、差異,如《史記·太史公自序》"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後發展為程度副詞,表"特别"義。"科"原指量谷物時劃分的等級(《廣雅》),《廣韻》釋為"程也,條也,本也,品也",後引申為類别、科目。
二、文獻用例解析
不同類别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全唐詩》卷338),此處指詩歌體裁與内容的不同類别。
特殊條文 《漢書·刑法志》載"律令殊科,決事比例",指法律條文存在特殊規定。此用法常見于古代法典,如《唐律疏議》中"諸不應度關而給過所者,同罪;若關司未判,及妄度者,各減三等"的特别條款。
獨特規範 柳宗元《披沙揀金賦》"觀之則躍水之質,吐耀含輝,皆殊科異品"(《柳河東集》),描述金屬分類的特殊标準,此義項多用于古代工藝技術文獻。
該詞現代主要作為學術研究中的古語詞使用,相關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第5冊第789頁"殊"字條、《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版)第1420頁"科"字條。
"殊科"一詞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不同
指事物或現象之間存在差異或區别。例如:
特殊的律條
指法律或規則中的特殊條文。例如: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參考,可查閱《漢書》《舊唐書》等古籍原文。
凹鏡班草半刻豹皮囊巴前算後帛蘭船勃豀不脫乘勢嗤嗤寵利搐口兒蔥郁蝶徑地平川地市遏劉煩嚣諷籀剛風甘液根插跟梢函車之獸豪估鶴子草恍恍惚惚恢宏大度溷藩揭債镌減決策寬心睽隔樂善不倦連緜字離詞裡屋慮計秘寶内将軍内外孫訖功慶削秋女确鬥軀幹取拙穰田掃墓望喪殺地疏莽鐵圍山銅靛同然一辭為裘文旨香水蘭鮮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