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機碓的意思、機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機碓的解釋

水碓。 元 王祯 《農書·農器圖譜·利用門》:“機碓,水搗器也……今人造作水輪,輪軸長可數尺,列貫橫木相交,如滾槍之制,水激輪轉,則軸間橫木間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即連機碓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機碓(jī duì)是中國古代利用水力驅動的谷物加工器械,屬于傳統農具中的重要發明。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一、字義解析

  1. 指機械裝置,特指通過杠杆、轉軸等構件實現自動運轉的器械。《說文解字》釋“機”為“主發謂之機”,強調其動力觸發功能。

  2. 原指腳踏舂米工具,後泛指搗谷器具。《廣韻》注:“碓,舂也”,其字形從“石”從“隹”,象征以石具擊打谷物。


二、曆史沿革與工作原理

機碓最早見于漢代文獻,成熟于宋元時期。王祯《農書》載:“機碓,水搗器也,假水輸為機巧。”其運作依賴水流沖擊輪葉(水輪),帶動連杆使碓頭反複起落,實現自動舂米。相較人力碓,效率提升十倍以上,是古代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标志。


三、文化與社會意義

  1. 技術革新

    代表“水力應用”的巅峰,與筒車、水磨并稱古代三大水力機械。

  2. 經濟影響

    推動糧食加工業發展,宋代《天工開物》記載江南“水碓遍設,日夜舂糧”,降低勞動強度并促進商品流通。

  3. 文學意象

    詩詞中常象征田園勞作,如陸遊“野碓無人夜自舂”,體現農耕文明的智慧。


四、古籍權威記載


參考文獻

  1. 王祯《農書·農器圖譜》,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宋應星《天工開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釋版.
  3. 潘吉星《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科學出版社.
  4. 陳維稷《中國紡織科學技術史(古代部分)》,中國社科出版社.
  5. 陸遊《劍南詩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6.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校勘本.

(注:古籍原文詳見紙質出版物,部分研究著作可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數據庫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機碓”是一個漢語詞彙,指代一種傳統農具,主要用于谷物加工。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機碓(jī duì)即水碓,是一種利用水力驅動的舂米工具。它通過水流帶動機械結構,實現自動舂米,屬于古代農業中的半自動化器械。

2.曆史記載

元代農學家王祯在《農書·農器圖譜》中描述其結構:

“機碓,水搗器也……水激輪轉,則軸間橫木間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
說明其在中國古代農業生産中的重要地位。

3.結構與工作原理

4.應用與意義

5.延伸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但作為曆史詞彙,反映了傳統農具的技術發展。其名稱中的“機”強調機械聯動特性,“碓”則指舂搗工具的本體。

别人正在浏覽...

飙迅兵敗如山倒撥亂濟危箔片鼚軒牚距程日宸文尺闆鬥食遲欠刺虎打棍子大義放颠汾祠風箱鳳翥鵬翔绋絻幹系光駕皓露合幹纥那橫逆葷油皎亮進德冠沮畏凱闱苦思冥想拉比令甲六玺砻砻镂錯冒居渺不足道摩畫南渡内溜内燃機車朋遊撲面千頭萬序秋興骐馵跧摺雀頭履取讨掃殿紹述矢誓説天良四雙八拜尾腔無火午市污尊抔飲犀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