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輯的意思、安輯的詳細解釋
安輯的解釋
(1).猶安撫。《漢書·西域傳序》:“都護督察 烏孫 、 康居 諸外國動靜,有變以聞,可安輯,安輯之;可擊,擊之。” 唐 李德裕 《遣王會等安撫回鹘制》:“專往慰問,仍賑米粟二萬石,俾其安輯離散,漸就漠南,再復舊疆。” 金 王若虛 《千戶侯父墓銘》:“當 貞祐 兵火之餘,城邑幾廢,遺黎無依,侯以完復安輯之功,為衆所推,由本縣尉至為州刺史。”《儒林外史》第八回:“務在安輯,與民休息。” 沉從文 《邊城》三:“十餘年來主持地方軍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輯保守,處置還得法。”
(2).安定;使安定。《漢書·王莽傳上》:“居攝之義,所以統立天功,興崇帝道,成就法度,安輯海内也。” 宋 曾鞏 《救災議》:“疆内安輯,裡無嚣聲。”《明史·淩雲翼傳》:“ 成化 中 韓雍 經略西山頗安輯,惟東山 瑤 阻深箐剽掠,有司歲發卒戍守。”
詞語分解
- 安的解釋 安 ā 平靜,穩定:安定。安心。安甯。安穩。安閑。安身立命。安邦定國。 使平靜,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撫。 對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順利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
- 輯的解釋 輯 (輯) í 聚集,特指聚集材料編書:輯錄。輯要。輯逸。編輯。纂輯。 聚集很多材料而成的書刊:叢書第一輯。 和,和睦:輯睦。 斂,拖着不便脫落。 古同“緝”,連綴。 古代稱協調駕車的衆馬。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安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 安撫
指通過政策或行動使人心安定,常用于治理或外交場景。例如《漢書·西域傳序》提到“可安輯,安輯之”,即通過安撫手段穩定邊疆局勢。
- 安定;使安定
強調維持或恢複社會秩序,如《後漢書》中“安輯黎元”指安定百姓。
二、詳細解釋
- 字義分解
- 安:本義為平靜、穩定,引申為安撫(如“安民”)。
- 輯:原指整理、集合,結合“安”後表示通過協調達到整體穩定。
- 綜合内涵
該詞強調通過主動措施(如安撫、整頓)實現社會或局面的和諧穩定,常見于曆史文獻中的治理策略描述。
三、曆史用例
- 唐代李德裕在《遣王會等安撫回鹘制》中提及“安輯離散”,指通過赈濟安撫流民。
- 《儒林外史》第八回用“安輯”描述官員治理地方時注重民生安定。
四、近義與關聯詞
- 近義詞:安撫、安定、綏靖
- 關聯用法:如“安輯保守”特指邊疆的安撫與守衛。
總結來看,“安輯”兼具“主動安撫”和“結果安定”的雙重含義,多用于政治、軍事或社會治理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安輯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語,是由安和輯兩個部分組成的。下面是關于安輯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安:宀(寶蓋)部,共6畫
- 集:心(心髒)部,共13畫
來源:
安是指平安、安定的意思,輯指拼湊、合并的意思。合在一起,安輯表示通過拼湊、合并而達到平安、安定的狀态。
繁體:
安輯在繁體字中保持原樣,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安輯的形狀與現代相似,隻是筆畫的書寫順序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成功地實現了社區的安輯。
- 隻有通過安輯,我們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組詞:
- 安全(ān quán):表示沒有危險或傷害的狀态或條件。
- 安慰(ān wèi):表示平安和舒適,給予安慰和撫慰。
- 和諧(hé xié):表示各種成分之間相互協調、平衡、融洽。
近義詞:
平穩、安逸、甯靜
反義詞:
動蕩、不安、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