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舂的意思、杵舂的詳細解釋
杵舂的解釋
用杵舂搗。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二:“不見其形,但聞其聲,如杵舂敲磕,人謂之 葛仙翁 搗藥島。”
詞語分解
- 杵的解釋 杵 ǔ 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杵臼。砧杵。杵臼交(舊稱互相不嫌貧賤的朋友)。 用長形的東西戮:杵了他一拳。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舂的解釋 舂 ō 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皮殼或搗碎:舂米。舂藥。 筆畫數:; 部首:臼;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杵舂”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ǔ chōng,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字面指用杵在臼中搗碎谷物或藥材的動作()。
- 杵:指一頭粗一頭細的木棒,常用于搗物;
- 舂:指将物體放入臼中反複捶打的動作。
兩者結合,表示傳統農耕或制藥中的勞作過程,例如“杵舂米粒”或“杵舂藥材”。
引申含義
在成語用法中,“杵舂”比喻反複推敲、深入思考()。
- 來源:古代農民舂米需反複捶打,引申為對事物細緻打磨、精益求精的态度。
- 例句:明代陳繼儒《珍珠船》記載“如杵舂敲磕”,形容聲音似搗藥的節奏()。
使用場景
- 描述具體勞作:如“杵舂藥材”“杵舂去殼”。
- 比喻學術或創作:如“文章需經杵舂般推敲”。
- 古籍引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體現傳統生活場景()。
補充說明
- 近義詞:精雕細琢、千錘百煉。
- 反義詞:敷衍了事、粗制濫造。
- 英文翻譯:Pound with a pestle(字面)/Deliberate repeatedly(引申)()。
若有進一步需求,可查看相關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杵舂的意思
杵舂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指的是用杵(chǔ)搗或用杵使舂(chōng)。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杵的部首是木,杵的筆畫數是7;舂的部首是舌,舂的筆畫數是8。
詞語來源
杵舂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時期,杵舂主要用于搗碾谷物,使其磨成粉末狀,以便烹饪或飲食。
繁體字
繁體字為撻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杵舂的字形略有差異。杵的古字寫法為聿蓄,舂的古字寫法為舁翀。
例句
1. 她用杵舂将大米磨成細粉。
2. 農民正在田間用杵舂将稻谷搗碎。
組詞
杵聲、舂實、杵勢、舂石、搗亂、粉碎
近義詞
杵擊、擊舂、搗擊
反義詞
抄襲、模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