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祭報的意思、祭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祭報的解釋

謂告白祭事。《禮記·郊特牲》:“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鄭玄 注:“報,猶白也。夙興朝服,以待白祭事者,乃後服祭服而行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祭報”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和現代用法區分:

一、古代祭祀禮儀中的含義(主流解釋)

詞義:指在祭祀儀式中禀告或彙報祭祀事項的環節。
來源:出自《禮記·郊特牲》記載:“祭之日,王皮弁以聽祭報,示民嚴上也。”
解讀:

  1. 行為描述:古代帝王在祭祀當天穿特定服飾(皮弁),聽取祭祀流程的彙報,以示對儀式的重視。
  2. 字義拆解:“報”通“白”,意為禀告,即通過規範流程向神明或祖先傳達祭祀的莊重性。

二、現代引申含義(非主流解釋)

詞義:個别詞典将其解釋為“為達到目的而奉承讨好”,如拍馬屁行為。
來源推測:可能因“祭”與“奉”的關聯誤用,或結合“祭祀需恭敬”的意象引申為虛情假意的恭維。
注意事項:此用法較少見,且未被權威古籍或主流辭書收錄,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如需深入考證,可查閱《禮記》原文及漢代鄭玄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祭報的意思

祭報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向神靈或祖先祭祀并獻上報告。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祭,意為向神靈或祖先祭祀;報,意為向神靈或祖先獻上報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祭報的拆分部首為示和言,示表示事物的陳述、表露的意思,言表示與言語相關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和繁體

祭報這個詞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祭祀活動中。在古代,人們經常向神靈或祖先祭祀并獻上報告,以示敬意和表達心意。在繁體字中,祭報的寫法為「祭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祭報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康熙字典》,祭報的古漢字寫法為「祀報」。

例句

1. 在封建社會,人們定期舉行祭報活動,以向神靈和祖先祭奠。

2. 這是我們向神靈祭報的儀式,以表達我們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組詞

祭祀、祭拜、祭品、祭奠

近義詞

祭祀、祭奠、祭拜、祭祖

反義詞

請神、祈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