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關東糖的意思、關東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關東糖的解釋

一種麥芽糖,用麥芽和米或雜糧制成,白色或帶黃色。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市賣》:“廿日外則賣糖瓜、糖餅、江米竹節糕、關東糖。”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祭竈》:“民間祭竈惟用南糖、關東糖、糖餅及清水草豆而已。”《北京晚報》1983年2月7日:“當年 北京 糖房所做的關東糖形狀不一,有圓條形,方條形和瓜形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東糖是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的傳統年節食品,特指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竈儀式中使用的麥芽糖制品。其名稱與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定義

“關東”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現代漢語詞典》),該糖因源自東北并隨民俗傳播至京津、華北而得名。其形态為長條棍狀或扁圓塊狀,質地堅硬脆甜,主要成分為麥芽糖,故又稱“竈糖”“糖瓜”(塊狀)。

二、制作工藝與文化功能

傳統關東糖以小米、麥芽為原料,經發酵、熬煮、反複拉抻制成乳白色硬糖。民俗中用于祭竈王爺,寓意“以糖粘竈神嘴,使其上天言好事”(《北平風物志》),象征祈福納吉。清代《燕京歲時記》載:“廿三日祭竈,古用黃羊…今民間惟用南糖、關東糖等物。”

三、現代變遷與地域特色

當代關東糖仍為北方小年标志性食品,但機械化生産逐漸替代手工制作。東北地區保留原始配方,口感醇厚;北京、天津等地衍生出芝麻餡、花生碎等改良品種(《中國民俗食品大全》)。其名稱亦成為文化符號,常見于年俗文學與民俗研究文獻。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李家瑞.《北平風物志》. 北京出版社.
  3.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清代刻本).
  4.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中國民俗食品大全》.

網絡擴展解釋

關東糖是中國傳統食品與祭祀用品,其含義及文化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說明:

  1. 基本定義
    關東糖是一種以麥芽、小米或雜糧為原料熬制的麥芽糖制品,呈白色或淡黃色,口感酥脆香甜且帶有粘性,常被制成扁平絲條狀或塊狀。

  2. 别稱與用途
    又稱竈糖、大塊糖、麻糖,主要用于農曆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竈神,寓意用甜蜜粘住竈神的嘴,祈求其“上天言好事”。此外,它也是春節期間的傳統零食。

  3. 制作工藝
    傳統做法需将麥芽糖熬至特定火候(顔色變深、冒大泡),冷卻後反複拉抻使其變白,最後切塊成型。成品具有酥香粘牙的特點。

  4. 文化意義
    作為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的特色食品,關東糖承載着年俗記憶。清代文獻《燕京歲時記》記載其用于祭竈,街頭叫賣“大塊糖”的場景至今仍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5. 特殊說明
    需注意,“關東糖”在部分語境中(如方言)被引申為“虛假的甜言蜜語”,但此含義非主流,日常使用仍以本義為主。

提示:關東糖僅在每年小年前後集中售賣,若需了解具體制作細節或購買渠道,可參考來源網頁進一步查詢。

别人正在浏覽...

阿空加瓜山八方風雨白羶冰刃豳奏黜色辭歲刁橫定額稅短期頓節陊壞放牛歸馬風馳電騁分斤掰兩蛤黎醬工傷過水故失海濱寒葩閡窒獲麟結存蝍蛆甘帶冀州具理開外空院魁彥鵾弦老人筣笓六疾鳥迹孽臣鬅頭撲殺饒財人兵撒活三通傷怆省顧沈尚書飾辨施而不費受命玺庶物肅靜條長統總望衡對宇亡虜嗢石蘭蛙蝦帷幄近臣物換星移無隙想夫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