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得起磨擦。《大集經》卷八:“淨寶珠者耐磨穿押,是故此珠名無瑕玼。”如:耐磨鑄鐵。
"耐磨"是漢語複合詞,由"耐"和"磨"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的釋義,該詞屬于形容詞性質,指物體表面具有抵抗摩擦損耗的特性。在構詞法上,"耐"作為前綴表示承受能力,"磨"作為核心語素指代摩擦動作,整體構成偏正結構。
從應用領域來看,該詞常見于材料科學領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發布的《工程材料學術語标準》指出,耐磨性指材料在接觸運動中抵抗形狀改變和表面損傷的能力,包含耐粘着磨損、磨粒磨損等七種類型。在機械制造行業,根據GB/T 17754-2023《摩擦學術語》國家标準,耐磨度測試需通過環形試樣與砂紙接觸的旋轉摩擦實驗測定。
詞義演變方面,北京語言大學《當代漢語詞源詞典》記載,"耐磨"最早見于明代《天工開物》,原指礦工衣物經久耐穿。現代語義擴展至包含金屬、橡膠、陶瓷等多元材料特性。例如,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官網顯示,2024年輪胎耐磨指數已納入國家強制認證标準,采用新修訂的ISO 23794:2023測試方法。
“耐磨”是一個形容詞,由“耐”(承受)和“磨”(摩擦)組成,指物品或材料經久耐用、不易因摩擦而損壞的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耐磨材料的測試方法或具體應用,可參考工業标準或專業文獻。
愛斯基摩人白背白疊巾百異背義負恩冰壺秋月并門部星撦磔沖星瘳減怆恍慈禧太後打仰鄧拓定向培養地首端嚴堆垜場多足綱餓鬼方表風聲鶴唳函托華秩豁口截舌儉恡焦府驚羣動衆開畲穅糟曠古絕倫诳呼狼窩虎穴瀾浪蓮幕淩侮隆嶽茻然美寳腦電圖披揀搴擥歧旨鵲台屈戌兒榮榮十九人松竹梅素譽彤幾脫缪微祿文林果無官一身輕誤認顔标迕視鮮發鄉債消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