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編年的意思、編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編年的解釋

(1).按年代順序編排史料、著作等。《公羊傳·隱公六年》:“《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後為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然紀傳為式,編年綴事,文非泛論,按實而書。” 唐 劉知幾 《史通·本紀》:“ 陸機 《晉書》,列紀三祖,直序其事,竟不編年。年既不編,何紀之有?”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二十:“編年書甲子,樹節良已勤。” 李廣田 《<*********選集>序》:“《全集》是按分類編排的,這裡都盡可能地按編年調整了,凡是能注出寫作年代的也已大緻注明。”

(2).指編年體。 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所在史官,記其國事,為紀傳者則規模 班 馬 ,創編年者則議拟 荀 袁 ,於是《史》《漢》之體大行,而《國語》之風替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編年”是一個漢語詞語,指按年代順序編排曆史事件或著作,常見于曆史記錄和文獻整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編年”指以年、月、日的時間順序系統記錄史實或整理文獻。例如,《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這種方法強調時間脈絡的連貫性,便于追溯事件的發展過程。

2.曆史與學術意義

3.應用場景

4.字義解析

5.示例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春秋》《資治通鑒》等經典編年體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編年的意思

編年指的是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事件的一種文字形式或文學體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編年的偏旁部首是“纟”和“辶”,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編年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史記總表》中,意為按年月次第編述。後來,它逐漸演變成一種特定的文體,用于記錄曆史事件的按時序排列。

繁體

繁體字“編”包含“糸”和“辶”兩個偏旁部首。

繁體字“年”由“幹”和“月”兩個偏旁部首組合而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編年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編“的上半部叫“纟”長,下半部叫“卞”橫,左邊叫“月”長,右邊叫“阝”長,中間是一點。”年“的上半部叫“幹”卧,下半部叫“月”長,左邊是一橫。”

例句

1. 這本編年是根據各種史書編寫而成的。

2. 曆史學家使用編年法記錄了中國幾千年的曆史。

組詞

1. 編纂:指編輯編寫。

2. 年表:按年份順序排列的事件表格。

3. 編年史: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事件的曆史。

近義詞

編年和年譜、年表、年史都有記錄曆史事件的意思。

反義詞

編年的反義詞是亂序,表示事件無順序或不能按時間順序排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