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泥岩的意思、泥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泥岩的解釋

含大量黏土礦物、層理不明顯的一種沉積岩。常呈塊狀。由軟泥經壓實作用、脫水作用及輕微的礦物轉化而成。除黏土礦物外,還混有石英、長石等碎屑物質和鐵、錳等自生礦物。按混入物狀況,可分為鐵質泥岩、矽質泥岩、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和黑色泥岩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泥岩是一種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積岩,其成分與頁岩相似,但層理或頁理結構不明顯,且質地較堅硬不易碎。以下是關于泥岩的詳細解析:

1.基本定義與組成

泥岩屬于粘土岩的一種,主要由粒徑小于0.0039毫米的粘土礦物(如水雲母、高嶺石、蒙脫石等)組成,并含有少量碎屑礦物(如石英、長石)及自生礦物(如鐵、錳化合物)。其結構呈極細粒狀,肉眼無法辨認顆粒。

2.形成過程

泥岩由弱固結的黏土經地質作用(如擠壓、脫水、重結晶和膠結作用)逐漸固結成岩。這一過程使其失去可塑性,遇水不會立即膨脹,最終形成塊狀或無明顯層理的岩石。

3.分類與類型

根據混入物質的不同,泥岩可分為多種類型:

4.特性與用途

5.與頁岩的區别

泥岩與頁岩同為粘土岩,但泥岩無明顯層理,質地更均一;頁岩則具有薄片狀層理或頁理,易碎。

泥岩作為分布最廣的沉積岩之一(占沉積岩總量的2/3以上),不僅是地質研究的重點對象,還在工業及能源領域具有重要價值。其分類和特性的多樣性使其在不同環境中表現出差異化的應用潛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解釋

《泥岩》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表示一種特定的岩石類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泥岩》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水”和“山”。其中,“水”部的拼音是shui3,它是整個漢字的左邊部分,表示相應的意思;“山”部的拼音是shan1,它是整個漢字的右邊部分,也表示相應的意思。整個漢字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泥岩》這個詞在漢字的來源是因為它能夠準确地描述一種特定的岩石。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泥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根據研究,古代漢字“泥岩”可以寫作“泥岩”或者“泥硯”。雖然寫法略有區别,但意思和現代字相同。

例句

1. 這片地區是典型的泥岩地貌,岩石呈黃色。

2. 這種泥岩富含有機物,對植物生長非常有利。

組詞

與“泥岩”相關的組詞有:

1. 泥土:表示含有較多黏土成分的土壤。

2. 岩石:統稱地殼上的各種石頭。

3. 沉積:岩石或物質在水或風力的作用下沉降。

近義詞

與“泥岩”意思相近的詞語:

1. 黏土:具有黏性的土質,主要成分是矽酸鹽。

2. 粘土:與黏土意思相同。

反義詞

與“泥岩”意思相反的詞語:

1. 硬岩:堅硬且難以分解的岩石。

2. 晶體:由晶粒互相緊密結合而成的礦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