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盡途窮的意思、道盡途窮的詳細解釋
道盡途窮的解釋
同“ 道盡塗窮 ”。《新五代史·李繼岌傳》:“ 繼岌 徘徊泣下,謂 李環 曰:‘吾道盡途窮,子當殺我。’” 魯迅 《熱風·“以震其艱深”》:“國學國學,新學家既‘薄為不足道’,國學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道盡途窮了!”
詞語分解
- 道的解釋 道 à 路,方向,途徑:道路。鐵道。志同道合。 指法則、規律:道理。道德。道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道學。傳道。修道。 方法,辦法,技術:門道。醫道。 指“道家”(中國春秋戰國
- 途窮的解釋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顔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苦身攢
網絡擴展解釋
“道盡途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發音:dào jìn tú qióng( )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道盡”和“途窮”兩部分組成),含貶義色彩。
- 核心含義:形容無路可走,面臨絕境或末日,比喻事情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文獻:
- 出自《晉書·嵇康傳》:“若道盡塗殚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于溝壑也。”
- 《新五代史·李繼岌傳》亦有類似用例:“吾道盡途窮,子當殺我。”
-
近現代用例:
- 魯迅在《熱風·“以震其艱深”》中諷刺道:“國學國學,新學家既‘薄為不足道’,國學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道盡途窮了!”
三、用法與例句
四、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窮途末路、山窮水盡
- 反義詞:柳暗花明、前程遠大
參考資料
- 詳細出處可查閱《晉書》《新五代史》等古籍 ,現代用例參考魯迅著作 。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道盡途窮》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走到了盡頭,沒有出路了。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道(辶)和窮(穴),它們的筆畫分别是7畫和7畫。《道盡途窮》這個成語的來源是古代中國的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走到了一個叫途窮的地方,無法繼續前進,因此表示走到了盡頭。在繁體字中,道的寫法為導,窮的寫法為窮。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道的寫法為道,窮的寫法為穹+弓。例如:他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途中道盡途窮了。在這個句子中,道盡途窮表示他已經走到了盡頭,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道盡途窮可以與走投無路、死胡同等詞語意思相近,而有出路、有希望等詞語則是它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