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假途滅虢的意思、假途滅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假途滅虢的解釋

《左傳·僖公五年》記載: 晉國 向 虞國 借路去攻打 虢國 ,在滅 虢 後的回師途中,把 虞國 也滅了。後以“假途滅虢”泛指以向對方借路為名行滅亡對方之實的計謀。《三國演義》第五六回:“ 玄德 又問如何。 孔明 曰:‘此乃假途滅 虢 之計也,虛名收 川 ,實取 荊州 。’” 明 楊慎 《滇載記》:“殺虎子而還喂其虎母,分狙栗而自詐其狙公,假途滅 虢 ,獻璧吞 虞 ,金印玉書,乃為釣魚之香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假途滅虢(jiǎ tú miè gu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謀略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一、釋義與結構

二、曆史典故

三、引申與應用

四、延伸知識

此成語融合曆史事件與謀略智慧,是理解古代軍事思想的重要案例。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左傳》《三國演義》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假途滅虢》的意思

《假途滅虢》這個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虛假的手段來摧毀敵人的計謀。它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團體用詭計騙取敵人的信任,然後出其不意地給予重創。

拆分部首和筆畫

《假途滅虢》可以拆分為四個漢字:假(人偏旁部首,偏旁部首筆畫數為2),途(辶邊部首,邊部首筆畫數為4),滅(火字旁部首,火字旁部首筆畫數為4),虢(虍字底部部首,底部部首筆畫數為7)。

來源

《假途滅虢》這個成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曆史傳說。傳說中,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子重耳因受到迫害而流亡,途徑虢國時,被虢國的國君司馬孚趕出城門。後來,重耳成功複國,攻打虢國,司馬孚為了報複虢國的待遇,采取假意歸降的手段,卻在關鍵時刻背叛虢國,最終成功滅亡虢國。後來,這個故事被引申為《假途滅虢》這個成語。

繁體

《假途滅虢》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假途滅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假途滅虢」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他利用謊言和欺騙,最終假途滅虢,成功擊敗了對手。

組詞

假意、途徑、滅亡、虢國

近義詞

借道滅亡、僞裝陷害

反義詞

真實征服、誠實對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