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苛吏的意思、苛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苛吏的解釋

猶酷吏。《漢書·元帝紀》:“百姓仍遭兇阨,無以相振,加以煩擾虖苛吏,拘牽乎微文,不得永終性命。”《漢書·鮑宣傳》:“苛吏繇役,失農桑時。”《後漢書·韋彪傳》:“農人急於務而苛吏奪其時,賦發充常調而貪吏割其財,此其巨患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苛吏”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古代施行嚴酷統治、苛刻對待百姓的官吏,常通過繁重賦稅或嚴苛法令壓迫民衆。該詞由“苛”(苛刻)和“吏”(官吏)組成,讀音為kē lì。

二、文獻出處

  1. 《漢書·元帝紀》記載:“苛吏拘牽乎微文”,反映官吏用繁瑣法令限制百姓;
  2. 《漢書·鮑宣傳》提到“苛吏繇役,失農桑時”,揭露苛吏濫用勞役耽誤農事;
  3. 《後漢書·韋彪傳》指出苛吏“奪農時、割民財”,成為社會主要弊病。

三、近義詞與用法

擴展說明 該詞凸顯古代官僚體系對底層民衆的壓迫,與“仁政”形成鮮明對比。需注意與“酷吏”的細微差别:“苛吏”更強調剝削性政策,而“酷吏”側重嚴刑峻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苛吏

苛吏是指行政、執法中對待人民嚴苛、刻薄無情的官員。他們常常以嚴苛的标準要求人民,施行殘酷的刑罰,對于人民的不當行為進行嚴厲的追究和制裁。

詞義拆分:苛(kē)吏(lì)。

部首和筆畫:苛的部首是艹,總筆畫為8;吏的部首是口,總筆畫為5。

來源:苛吏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族的文獻中,被用來形容那些殘暴、刻薄的官員。

繁體:苛吏的繁體寫法為苛吏。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苛字的寫法稍有不同,由草字演變而來,像是許多豎、撇、捺、提連在一起,形狀較為曲折。吏字的寫法相對簡單,跟現代漢字基本一緻。

例句:這個地方的苛吏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組詞:苛待、苛責、官吏、刻薄

近義詞:刻薄、刁鑽、暴虐

反義詞:仁政、寬厚、寬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