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酒令的意思、酒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酒令的解釋

[drinkers’ wager game] 飲酒時助興取樂的遊戲

行酒令

詳細解釋

(1).監督行酒。 漢 荀悅 《漢紀·高後紀》:“ 章 自請曰:‘臣将種也,請以軍法行酒令。’後可之。”參見“ 酒監 ”、“ 酒史 ”。

(2).宴會中助酒興的一種遊戲。推一人為令官,違令或依令該飲的都要飲酒。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集·觞政》:“ 魏文侯 與諸大夫飲,使 公乘不仁 為觴政,殆即今之酒令耳。 唐 時文士,或以經史為令,如 退之 詩‘令徵前事為’, 樂天 詩‘閒徵雅令窮經史’是也。或以呼盧為令, 樂天 詩‘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擲骰盆呼大采’是也。”《紅樓夢》第四四回:“﹝ 鴛鴦 ﹞吃了一盅酒,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丁玲 《母親》四:“這個酒令容易得很,譬如我起令,我先喝一杯,說一句詩,然後喊擊鼓,我便把花遞給 文英 , 文英 遞給 淑貞 ……這樣輪傳下去,鼓聲一歇,花落在誰手中,便歸誰喝一杯酒,念一句詩,詩裡要包含得有眼前的東西,如若沒有便要罰三杯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酒令是中國傳統飲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在酒席上通過特定規則進行助興遊戲的統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酒令是古代宴會中佐飲助興的遊戲形式,通常由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其餘參與者按規則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完成其他任務,違令或失敗者需罰飲。這種活動既活躍氣氛,又融入禮儀教化功能。

二、曆史淵源

  1. 西周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最初為規範飲酒禮儀而設“酒監”,《詩經》記載西周已設立專職酒官監督飲酒秩序。
  2. 隋唐發展:酒令制度在隋唐時期趨于完備,逐漸從禮儀規範轉向娛樂活動。
  3. 宋元盛行:到宋元明清時期,酒令形式愈加豐富,成為廣泛流行的社交娛樂方式。

三、主要形式

  1. 雅令:以詩文對答為主,如飛花令、拆字令等,體現文人雅趣。
  2. 通令:包含骰令、拳令(劃拳)等大衆化遊戲,技巧性強且互動熱烈。
  3. 籌令:使用酒籌等道具,結合詩詞典故設計規則,如《紅樓夢》中的象牙花名籤。

四、文化意義

酒令将詩詞、書法、遊戲等元素融入飲酒過程,既傳承了周禮的儀式感,又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文化智慧。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描述酒令場景:“香球趁拍回環盒,花盞抛巡取次飛”,生動展現了古代宴飲的雅緻氛圍。

如需了解具體酒令玩法或曆史典故,可查閱《中國酒令大觀》等專著,或參考中的詳細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酒令(jiǔ lìng)是一個常用的詞語,它的意思是一種用于喝酒遊戲的規則或口令。它由“酒”和“令”兩個字組成。 首先,我們來拆分一下這個詞的部首和筆畫。其中,“酒”的部首是酉(yǒu)部,它是一個象形的漢字,表示酒器。酒的筆畫數是十一畫。而“令”的部首是人(rén)部,它是一個指事的漢字,表示人的形狀。令的筆畫數是五畫。 酒令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飲酒文化。在古代宴會中,人們常常通過一些有趣的方式來增加歡樂氛圍,喝酒遊戲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方式。這些遊戲需要按照規則進行,而這些規則和口令就被稱為“酒令”。 除了簡化字的“酒令”,在繁體字中也存在對應的寫法。繁體字是“酒令”。 在古時候,酒令這個詞的寫法略有變化。以繁體字為基礎,古代漢字将其寫作“酉令”。這種寫法仍然保留在一些文獻和曆史記錄中,幫助我們了解古代的文化傳統。 以下是一個例句,用來展示“酒令”這個詞語的用法:他在宴會上大聲宣布了一個酒令,然後大家都笑着跟着喝酒。 關于“酒令”詞語的組詞,可以與其他相關的詞彙組合在一起,例如“酒壯男兒膽”,“令人陶醉的酒香”,等等。 至于它的近義詞和反義詞,酒令的近義詞可以是“酒令遊戲”或者“喝酒規則”。而沒有真正的反義詞,因為酒令的概念是特指一種規則或口令,沒有強調相對性。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