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斬殺捕獲。 漢 班固 《西都賦》:“覽山川之體勢,觀三軍之殺獲。”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前後所奏,殺獲計不下一二萬人。”
“殺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斬殺捕獲,多用于描述戰争或狩獵中的行動。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礎含義
“殺”指斬殺、消滅,“獲”指捕獲、獲得,組合後表示在戰鬥或圍獵中既消滅敵人又俘獲戰利品的雙重行為。
語境延伸
該詞常與軍事活動相關,強調對敵方的打擊與資源獲取,如《西都賦》中“觀三軍之殺獲”即描寫軍隊作戰成果。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西都賦》《黃家賊事宜狀》等原文。
殺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殺和獲。
殺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5,它的基本意思是指用手段或武器使生物失去生命。
獲的部首是⺖,筆畫數為11,它的基本意思是指捕捉、得到或取得。
所以殺獲的意思是通過殺害來取得或捕獲。
殺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狩獵和戰争時期,人們通過殺死動物或敵人來獲得食物、財富或勝利。隨着社會的發展,這個詞逐漸引申為其他方面的取得或捕獲。
殺獲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殺獲」,保留了原有的意義和形狀,隻是筆畫有所變化。
在古代文獻中,殺獲的寫法可能略有變化。比如,殺字的「刂」部可能寫作「⺁」,獲字的「⺖」部可能寫作「⺍」。
1. 這個獵人通過殺獲一隻大象帶回了村裡。
2. 他利用自己的技巧殺獲了比賽冠軍。
3. 軍隊在戰争中殺獲了大批敵人,取得了重要勝利。
殺害、獲得、獲勝、捕獲
殺戮、獲利、獲勝、捕殺
保護、釋放、獲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