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樹德的意思、樹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樹德的解釋

[establish one's virtue] 樹立美德

詳細解釋

施行德政;立德。 漢 劉向 《說苑·至公》:“ 孔子 聞之曰:‘善為吏者樹德,不善為吏者樹怨。’”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是以君子處世,樹德建言,豈好辯哉?不得已也!” 唐 白居易 《養竹記》:“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參見“ 樹德務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樹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樹德”指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強調個人道德修養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核心包含兩方面:

  1. 個人層面:追求高尚品德,如正直、仁愛、誠信等;
  2. 社會層面:踐行德政,以道德準則影響他人或治理社會。

二、深層解析

  1. 詞源構成:
    • “樹”意為種植、建立,象征主動培育(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德”指順應自然規律與人性本善的道德準則。
  2. 文化内涵:
    • 儒家思想的體現,如《說苑·至公》記載孔子言:“善為吏者樹德”,強調為政者需以德立身;
    • 白居易《養竹記》以竹喻德:“竹本固,固以樹德”,比喻道德根基的穩固性。

三、應用場景

四、近義與延伸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教育案例,可查閱《說苑》《養竹記》或樹德中學校史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樹德》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樹德》這個詞是由“樹”和“德”兩個漢字組成的,意思是培養和倡導良好的道德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樹(木+對)部首是木,總計五畫。

德(彳+心)部首是彳,總計六畫。

來源

《樹德》最早出自《詩經·國風·北山》:“皇雍維舟,樹德以求佑。”意思是為了尋求神明的保佑,我們要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

繁體

《樹德》繁體的寫法為「樹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多有變化,“樹德”也不例外。具體寫法可能因時代和作者而異,但總體來說,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的略有差異。

例句

1. 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們應當樹德立功。

2. 這位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以樹德育人。

組詞

1. 樹立(shù lì):建立、形成。

2. 德育(dé yù):道德教育,指對學生進行德性、良知等方面的教育。

近義詞

培德、立德、養德、樹品

反義詞

破德、敗德、棄德、失德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