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鑢錯的意思、鑢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鑢錯的解釋

磋磨。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寶》:“其袋内石大者如碗,中者如拳,小者如豆,總不曉其中何等色。付與琢工鑢錯解開,然後知其為何等色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鑢錯”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古籍文獻及權威資料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拼音:lǜ cuò
    含義:指“磋磨”,即通過打磨、研磨使物體變得精細或光滑。該詞常見于古代工藝或文學描述中,例如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寶》記載:“付與琢工鑢錯解開,然後知其為何等色也”,描述工匠通過打磨分辨寶石質地的過程。

  2. 古籍應用
    在《天工開物》的語境中,“鑢錯”特指玉石、寶石加工中的關鍵步驟,強調通過物理研磨揭示材料本質。這一用法突顯了古代工藝對精細加工的重視。

  3. 相關詞彙辨析

    • 砻錯(lóng cuò):含義接近“鑢錯”,但更側重“磨治”或引申為“學問的切磋研讨”(如宋代蘇轼《答陸道士書》中的用法)。
    • 鏙錯(cuī cuò):指“間雜交錯”,與“鑢錯”含義無關。
  4.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出現,主要用于研究古籍、曆史工藝或文學賞析領域,屬于專業或學術性詞彙。

建議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案例或工藝背景時,可參考《天工開物》原文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鑢錯

鑢錯(lǜ cu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鑢”和“錯”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和筆畫

“鑢”字的部首是“金”,表示與“金屬”有關,它總共有24畫;“錯”字的部首是“钅”,表示與“金屬”有關,它總共有14畫。

來源

“鑢”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意為打造金屬器物時用來刻削的工具。而“錯”字最早出現在《爾雅》中,意為病痛或謬誤。在《說文解字》中,将“鑢”與“錯”合為一字,表示用于矯正、修正的工具。

繁體

在繁體字中,鑢”字和“錯”字的形狀與簡體字相似,隻是筆畫線條更加曲折,呈現出更多的曲線和彎曲的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并不統一,可以通過篆書、隸書、楷書等不同的字體風格來表現。然而,鑢”和“錯”字的基本結構和筆畫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為了修複古鐘,不得不動用鑢來修整鐘面上的瑕疵。

2. 我們應該時刻糾正自己的錯誤,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組詞

鑢刀、鑢工、鑢磨、鑢匠。

近義詞

糾正、修整、整頓。

反義詞

錯誤、謬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