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茭米的意思、茭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茭米的解釋

即菰米。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菰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茭米,又稱菰米、雕胡米,是禾本科菰屬植物菰(Zizania latifolia)的穎果。在古代中國,它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後因菰草易感染黑粉菌形成膨大莖(即茭白)而被廣泛栽培,其籽實(茭米)的食用逐漸減少。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解析:


一、植物學定義與形态特征

茭米是菰的成熟種子,外形細長呈深褐色,長約1-1.5厘米,表面有縱棱。其植株菰為多年生水生草本,常見于沼澤、河塘。《中國植物志》明确記載菰的穎果可食用,古稱“雕胡” 來源:《中國植物志》。

特征:


二、曆史文獻中的記載與用途

  1. 古代主食地位

    漢代《禮記》載“食蝸醢而菰食雉羹”,菰米(雕胡)為周代“六谷”之一。唐代詩人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中“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印證其作為主食的曆史 來源:《禮記》《李太白全集》。

  2. 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稱菰米“甘、冷、無毒”,主治止渴、解煩熱,調理腸胃 來源:《本草綱目·谷部》。


三、現代價值與文化意義


茭米是菰的籽實,兼具曆史糧食作物與藥用植物的雙重身份。其定義核心為水生植物菰的穎果,古代為“六谷”之一,現代因栽培轉向茭白而稀見,但仍保留文化及營養價值。學術引用需結合植物學典籍(如《中國植物志》)與曆史文獻(如《本草綱目》)以強化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茭米”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兩種主要解釋:

一、植物學與食材意義(主要含義)

茭米是菰(茭白)的種子,又稱菰米、雕胡米,屬于禾本科水生植物。其特點包括:

  1. 來源與形态:由茭草(菰)的種子加工而成,呈細長圓柱形,大小如針鼻,堅硬光滑。
  2. 用途
    • 食用:可煮飯、熬粥、磨面制餅(如茭米餅子),口感綿軟香甜。
    • 藥用:性涼,能益脾胃、除煩熱、利小便,適用于濕熱腹瀉或胃熱煩渴。
    • 釀酒:釀制後清香不醉人,風味獨特。

二、成語意義(較少見)

在成語中,“茭米”比喻數量少且質量差的事物,引申為貧乏、不足或不稱心。此用法源于未成熟稻谷的籽粒特征。


提示:日常語境下,“茭米”多指菰米,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如需進一步了解菰的植物特性或食療方,可參考《本草綱目》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拜盟背鄉便桶猖猾楚組醋息錢當心大物電感侗戲端下肥田逢衣淺帶佛缽撫有富殖功迹龜途寒夜荷負輝章佳良奸官教老者禁忌證矜色箕箒絕後光前連镳并轸良計柳黛露口信門闾望明盤明效粘合逆理皮剝披膊覃精螼蚓侵與繞口軟設設塞井夷竈商業資本失第受聽擡高太師槅調合同貫偷末唯物辯證法文墨溫香文缯洿池無出頭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