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當心的意思、當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當心的解釋

(1) [beware of;be careful]∶注意,留心

當心小麥

(2) [in the midmost]∶指人的胸口部,泛指正中間

詳細解釋

(1).謂與心胸齊平。《禮記·曲禮下》:“凡奉者當心,提者當帶。” 孔穎達 疏:“奉之者謂仰手當心奉持其物。” 唐 元稹 《鎮圭賦》:“是以聖後矜持,庶竂瞻重。安八荒於術内,故捧必當心;握萬務於掌中,故天不盈拱。”

(2).指正當心髒的地方;胸部的正中。《莊子·達生》:“夫忿滀之氣……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九:“ 政和 後,道士有賜玉方符者,其次則金方符……結於當心,每齋醮則服之。”《紅樓夢》第八六回:“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兒,對着自己的當心,兩手方從容擡起,這才心身俱正。”

(3).泛指正中間。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唐 羅隱 《牡丹》詩:“豔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 丁玲 《法網》:“他站在街當心,頭有些發暈,一大片黑暗壓了下來。”

(4).留心;留意。《警世通言·喬彥傑一妾破家》:“這小二在家裡小心謹慎,燒香掃地,件件當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四回:“他的條陳撫臺自然要格外當心去看。”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 黃 父﹞得意地抱着孫兒,好像走不慣這狹斜的樓梯,一步步當心地下來。”

(5).指關心。 洪深 《包得行》第二幕:“此刻你在軍隊裡,怕就沒有人這麼當心你了吧。”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六章:“一般受政治不良之害的人們,隻曉得讨厭政治,卻對政治并不當心。”

符合心意。 宋 無名氏 《朝野遺紀》:“方 嶽飛 獄具,一日 檜 獨居書室……若有思者。 王氏 窺見笑曰:‘老漢何一無決耶?捉虎易,放虎難也。’ 檜 掣然當心,緻片紙付入獄。”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中》:“﹝ 王充 ﹞不可謂非特立之士也……特其偏愎自是,放言不倫,稍不當心,上聖大賢,鹹在訶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當心”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警示提醒() 作為動詞時,表示提醒對方小心、注意。例如:“走路要當心”“過馬路當心車輛”,常用于日常生活、工作等場景。

  2. 身體部位指向() 原指胸部正中央的位置,後引申為物體的正中間。如《莊子·達生》中“中身當心”,白居易《琵琶行》中“曲終收撥當心畫”均為此意。

二、詞源與演變

三、使用場景

  1. 現代日常用語() 多用于安全提示,如“當心路滑”“當心觸電”。英語對應表達為“beware of”或“be careful”。
  2. 文學與方言() 方言中保留“正中間”含義(如“桌子當心”),古詩文則兼具本義與引申義。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例句參考

  1. 警示用法:“金秋十月慶國慶,外出遊玩要當心。”()
  2. 空間指向:“鎮圭賦中,捧必當心。”()
  3. 英語對照:“Be careful when crossing the road.”()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方言用例,可參考《禮記》《莊子》及方言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當心是一個中文詞語,可以理解為提醒或警示别人要小心、留神。拆分部首是刀,心,共3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有幾種解釋。有人認為這個詞來自古代的占卜術語,表示在預測未來時要注意觀察和小心行事。另外一種觀點認為,這個詞的來源與遊戲有關,類似于“當”,指的是在玩遊戲時要小心謹慎。在繁體字中,當心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比較複雜,不同的文獻中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關于當心的例句,我來給你一個: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應該當心車輛的來往。關于組詞,當心可以和其他詞語搭配使用,比如當心眼(形容一個人心思機敏、善于觀察),當心機(指一個人善于算計和謀劃),等等。至于近義詞,可以考慮小心、留神等。反義詞的話,可以考慮粗心、大意等。希望這些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