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貫的意思、同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貫的解釋

(1).猶一體,一例。《後漢書·周景傳》:“﹝ 周景 ﹞常稱曰:‘臣子同貫,若之何不厚!’”

(2).同籍貫。 三國 魏 郭遐叔 《贈嵇康》詩之三:“惟予與子,本不同貫,交重情親,欲面無筭。”

(3).并列;同列。《三國志·魏志·邢颙傳》:“ 楨 誠不足同貫斯人,并列左右。而 楨 禮遇殊特, 顒 反疎簡,私懼觀者将謂君侯習近不肖。”此指與……并列、同列。 宋 葉適 《姚君俞墓志銘》:“聖賢之所自,盡不與世同貫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和《辭源》對“同貫」一詞的釋義顯示,該詞屬古漢語複合詞,由「同」與「貫」兩個語素構成。其中「同」取「同一」義項,「貫」指連貫系統,合指「同一體系内的連貫歸屬」,多用于戶籍制度或宗法體系。例證見《漢書·王莽傳》「郡縣同貫」句,意指戶籍編入同一行政系統。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罕用,但在研究文獻中保留三種引申用法:一指家族世系同脈,《中國宗族制度考》引清代族譜「同貫而居」描述同宗聚居形态;二指典籍傳承體系,《古籍版本學》用「同貫異版」指同一源流的不同刻本;三為邏輯學範疇,錢鐘書《管錐編》以「理路同貫」比喻論證的嚴密連貫性。當前《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收錄該詞條,建議專業研究參考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相關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同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義項,其解釋及出處如下:

1.一體、一例

2.同籍貫

3.并列、同列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古籍例句,可參考《後漢書》《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報失鄙訊布旨操嗔草螽逞辭楚真磁畫竄散大統一理論懂事笃麼訪議肥城罦罝伏龍觀袱駝鬼膽阖境後槽皇英匠班津埭積微緻著峻危峻崄刊山坑儒谷浪聞流憩亂碼沒是哏篾棄拿腰弄妝暖雲聘舉辟雍青龍金匮瑞鳥桑榆末景沙和尚神奧試飛試花時名署劵遂伯歎佩譚天説地韬弓頹隴外籍往生咒違志文翰問字無縛先置西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