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矯舉的意思、矯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矯舉的解釋

(1).詐稱;謊說。《左傳·桓公六年》:“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杜預 注:“詐稱功德,以欺鬼神也。” 唐 顔真卿 《謝兼禦史大夫表》:“況列曹尚書,古之常伯,如天之有鬥,豈易其人?昨以表辭,非敢矯舉。”《明史·丘禾嘉傳》:“廷議 大淩 荒遠不當城,撤班軍赴 薊 ,責撫鎮矯舉,令回奏。”

(2).謂展翅高飛。 清 黃鷟來 《送田月樞歸隱王屋》詩:“矯舉鴻已冥,凝寒龍漸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矯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詐稱;謊說

指通過虛假陳述或僞造事實來達到目的。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左傳·桓公六年》的記載:

“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這裡描述祝史(祭祀官)通過誇大功德欺騙鬼神的行為,杜預注解為“詐稱功德,以欺鬼神也”。

二、展翅高飛

形容鳥類或象征志向高遠,如清代黃鷟來詩句:

“矯舉鴻已冥,凝寒龍漸蟄。”
以“矯舉”描繪鴻雁高飛至天際的意象,引申為超凡脫俗的志向。

詞義解析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或文學化表達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矯舉的意思

“矯舉”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部分,分别是“矯”和“舉”。在這個詞語中,“矯”表示糾正、改正的意思,“舉”表示舉起、舉起來的意思。綜合起來,“矯舉”指的是糾正錯誤、改正錯誤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矯舉”這個詞語中,“矛”是其中一個部首,“舉”是另一個部首。部首“矛”可以表示武器矛,表示與武器相關的事物。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部首“舉”表示舉起、擡起的意思,它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部首。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4畫。

來源和繁體

“矯舉”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詩經·大雅·矛武》中,就有“鋤矯矢竹”一句,其中的“矯”和“舉”都出現了。這個詞語的繁體字是「矯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通常使用篆書、隸書作為書寫漢字的方式。根據古代的篆書和隸書寫法,《說文解字》中的“矯舉”這個詞語的形狀可能與今天有所不同。篆書和隸書是漢字的古代書法形式,因此它們的字形可能經過演變和發展。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矯舉”的例句:

- 他努力在矯舉自己的錯誤,以便再次獲得大家的信任。

- 作為一個領導者,你應該矯舉不當的行為。

- 父母要耐心地矯舉孩子的錯誤,幫助他們成長。

組詞

與“矯舉”相關的組詞有:

- 矯正:指對錯誤或不好的事物進行改正、糾正。

- 矯健:形容人的身體、體魄強健、健康。

- 矯揉造作:指人的舉動、言語不自然、刻意做作。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矯舉”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改正:指糾正過錯、錯誤,使之恢複正确。

- 糾偏:指糾正錯誤,使之偏離的或扭曲的狀态恢複正常。

與“矯舉”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 自甘堕落:指自願沉溺于惡習或壞境中,不再糾正自己的錯誤。

- 堅持錯誤:指固執地堅持錯誤的觀點、行為,拒絕改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