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王建的意思、王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王建的解釋

王建(約767-約830) : 唐代詩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許昌)人。大曆年間進士。曾任陝州司馬。擅長樂府,與張籍齊名,并稱“張王樂府”。又有《宮詞》一百首,影響較大。有《王司馬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王建"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考析

一、字義解析

  1. 單字釋義
    • 王(wáng):
      • 本義指古代最高統治者,引申為首領或同類中最強者。《說文解字》:"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 (《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12頁)。
    • 建(jiàn):
      • 會意字,從廴(行走)、從聿(筆),表"立朝律"之意。《說文解字》:"立朝律也。從聿從廴。" 引申為創立、設立(如"建都""建策")(《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53頁)。

二、作為專有名詞的釋義

  1. 曆史人物——五代十國前蜀開國君主

    王建(847—918),字光圖,許州舞陽(今河南舞陽)人。唐末軍閥,後割據蜀地稱帝,國號"大蜀",史稱"前蜀高祖"。其生平載于:

    • 《舊五代史·僭僞列傳》:"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也。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
    •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載其治蜀時"勸課農桑,輕徭薄賦",促進蜀地經濟文化發展 。
  2. 唐代詩人王建

    中唐詩人(約767—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許昌)人,以樂府詩與宮詞著稱。代表作《宮詞百首》開創"宮詞體",《全唐詩》存其詩五百餘首 (《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210頁)。

三、現代語境中的使用

"王建"作為常見姓名,現代多用于男性,取"王"之尊貴與"建"之進取義,寓"建立功業"之意(《現代漢語姓名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89頁)。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舊五代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新五代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5. 《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6. 《現代漢語姓名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王建”是一個多義詞,對應不同曆史時期和身份的人物。以下是主要解釋:


一、唐代詩人王建(768年-835年)

  1. 身份與地位
    中唐著名詩人,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其樂府詩以反映民生疾苦著稱,代表作如《田家行》《水夫謠》等。此外,他創作了百首“宮詞”,突破前人框架,生動描寫唐代宮廷生活,成為研究唐代宮廷的重要文獻。

  2. 生平經曆
    出身寒微,早年從軍,中年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晚年生活潦倒,但仍保持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

  3. 代表作品

    • 樂府詩:《羽林行》《渡遼水》《望夫石》等,語言簡樸,揭露社會矛盾。
    • 宮詞:如《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二、五代十國前蜀開國皇帝王建(847年-918年)

  1. 身份與成就
    原為唐朝将領,後割據四川稱帝,建立前蜀政權。出身貧寒,早年以勇武聞名,逐步擴張勢力成為地方霸主。

  2. 曆史評價
    因其早年行為被民間戲稱“賊王八”,但執政後注重發展經濟和文化,使前蜀成為五代時期相對穩定的政權之一。


三、其他同名人物

  1. 三國時期王建
    公孫淵的相國,因反魏被司馬懿所殺。
  2. 現代人物
    • 浙江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王建(1966年生),現任正廳級職務。
    • 中國交建原副總裁王建(1964年生),橋梁工程專家。

“王建”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文學領域多指唐代詩人;曆史領域可能指前蜀皇帝;現代則為官員或專業人士。如需進一步了解某位,可查閱對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跋履蚌盤避藉陛車家車陀雠對楚女真瑽然豆芽兒法場繁赜諷勉伏念海綿城市含含糊糊昊英核覆呵雉呼盧後計華萼畫日筆晦曚徽猛虎門兼存積基樹本計窮智短蠲疑慨當以慷開山鼻祖壼訓遼蔓利亮樓林馬蹏矛舛孟贲南蠻子尼采逆差偏親匹先裡綦母輕蹻清漣雀桁人造闆日進鬥金軟爛乳虎入鐵主簿褥位舍舊謀新繩伎粟飯痛憎晩爨網罟王侯臘涎瞪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