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凜栗的意思、凜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凜栗的解釋

(1).嚴寒;冷得發抖。 唐 杜甫 《北征》詩:“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慄。” 宋 範成大 《吳船錄》:“儘衣笥中所藏,躡氈鞾,猶凜慄不自持。”

(2).亦作“ 凜栗 ”。恐懼;驚恐。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王公墓志銘》:“民事瘟神謹,巫為陰廡複屋,塑刻詭異,使祭者凜慄,疾愈衆。” 茅盾 《動搖》十二:“ 方太太 分明看見那臃腫癡肥的身體懸空在一縷遊絲上,凜栗地無效地在掙紮。”

(3).引申為冷峻而令人敬畏。 清 方文 《宋遺民詠·王鼎翁炎午》:“創為生祭文,辭義何凜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凜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因嚴寒、恐懼或震驚引發的顫抖狀态,包含生理與心理雙重反應。例如寒冷導緻身體發抖(如“寒凜栗”),或極端情緒引發的戰栗。

二、詳細釋義

  1. 寒冷引發的顫抖
    如杜甫《北征》中“救汝寒凜栗”描述天寒地凍的生理反應,範成大《吳船錄》記載“猶凜栗不自持”表現嚴寒下的身體失控。

  2. 恐懼或震驚的心理反應
    葉適《朝議大夫王公墓志銘》提到祭祀場景中“使祭者凜栗”,茅盾《動搖》用“凜栗地掙紮”刻畫人物驚恐狀态。

  3. 引申為冷峻威嚴的氣場
    清代方文評價王炎午文章“辭義何凜栗”,形容文字冷峻令人敬畏。

三、用法特征

四、特殊說明

部分詞典(如)将其歸類為成語,強調其凝練表達特性,但多數文獻仍視為普通詞語。若需具體用例,可參考杜甫、茅盾等作品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凜栗》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凜栗》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因寒冷、恐懼或興奮而身體顫抖或感到戰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凜栗》的拆分部首是冫和木,共計7個筆畫。

來源

《凜栗》這個詞的來源與冷有關,形容人感到寒冷、恐懼或興奮時的身體反應。

繁體

繁體字《凜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作《凜栗》。

例句

他聽到那個故事時,不禁渾身凜栗。

組詞

凜冽、戰栗、寒冷、戰戰兢兢

近義詞

顫栗、戰栗、戰戰兢兢、心悸

反義詞

平靜、舒適、冷漠、鎮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