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ove]∶運動
碰碰車動彈起來怪好玩的
(2) [stir]∶活動
綁得太緊,簡直無法動彈
(1).亦作“ 動撣 ”、“ 動嚲 ”。動作;活動。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一折:“吓得 項王 目瞪口呆,動彈不得。”《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 瑞虹 ﹞漸漸甦醒,隻是遍體酥軟,動撣不得。”《醒世姻緣傳》第七回:“ 老晁 夫婦見了這們一個肘頭霍撒腦渾身都動嚲的個小媳婦……怪喜歡的。” 老舍 《駱駝祥子》二:“這麼大的人,拉上那麼美的車,他自己的車,弓子軟得顫悠顫悠的,連車把都微微的動彈。”
(2).指勞動。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六八回:“ 張武叔 ,往年間一過正月十五,你就上地動彈上了,怎今年清明也過了,還有閑工夫串咧!”呂劇《李二嫂改嫁》第六場:“要是把她弄到手,再也不用我動彈。”
“動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運動或活動
指物體或人體的動作,例如“碰碰車動彈起來怪好玩的”,或“風車不~了”。在受限狀态下,也可表示無法活動,如“綁得太緊,簡直無法動彈”。
方言中的勞動含義
在山西、河北等地方言中,“動彈”特指勞動或幹活。例如:“下地動彈去了”(指去田裡勞動)。
譯為move 或stir,例句如“Panic took hold of him and he couldn’t move”。
若需更詳細方言用法或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9的方言研究及古典小說用例。
動彈(dòng zhàn)是一個特殊的漢字詞語,意思是行動、活動、移動等。
動字的部首是力,彈字的部首是弓。動彈共包含8畫。
動彈是一個古代用字,最早出現在《莊子·田子方》一文中,意為活動、行動。
在繁體字中,動彈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中國,動彈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但是大緻形狀和構造是類似的。
1. 他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地看着天花闆。
2. 孩子們活動了一整天後,筋疲力盡地動彈不得了。
活動、行動、移動、動作、動态
行動、活動、運動、搬動、遷動
靜止、停頓、停止、固定、不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