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依法專賣。 宋 蘇舜欽 《兩浙路轉運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時歲旱蟲孽,近甸艱食,中出縑帛五十萬,科賣民間,取貲以市粟。” 宋 戴埴 《鼠璞·鹽法》:“ 紹興 用 何溥 請禁科賣倉鹽, 高宗 曰:鹽雖居民間常用之物,科賣則為大害。”《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四年》:“ 福建路 建 、 劍 、 汀 、 邵武 四州軍,科賣官鹽,騷擾民戶,可将本路鈔鹽盡罷。”
“科賣”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基本含義
指古代政府通過行政手段對特定商品(如鹽、帛等)實行壟斷經營。例如宋代曾通過科賣制度控制鹽務,以保障財政收入,但實際執行中常加重民衆負擔。
文獻例證
建議查閱《宋史》或《漢語大詞典》獲取更詳盡的文獻案例。
科賣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以科學技術或知識為基礎,進行銷售和推廣的行為。
科賣的拆分部首是“禾”和“貝”,共有12個筆畫。
科賣一詞起源于中國,是由“科學”和“銷售”的合并形成。在繁體中文中,科賣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科賣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沒有确切的古代文獻記載科賣的古漢字寫法。
1. 這家公司通過科賣的方式,将科技産品推向市場。
2. 他在科賣領域有豐富的經驗,擅長利用科學知識促成銷售。
科賣的相關詞彙包括:科學、銷售、市場、推廣、技術、知識。
科賣的近義詞有:科技營銷、技術銷售。
科賣的反義詞可能是:非科學銷售、傳統銷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