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婢。束发如角,故称。 唐 寒山 《诗》之六二:“角婢红罗縝,阉奴紫锦裳。”
“角婢”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o bì,其核心含义指“少婢”,即年轻的婢女。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出处与例证
该词出自唐代诗僧寒山的《诗》之六二:“角婢红罗縝,阉奴紫锦裳。”,通过服饰描写展现了婢女与宦侍的形象。
延伸与用法
相关说明
需注意与“奴婢”等常见词区分:“角婢”更强调年龄与发型特征,而非泛指所有仆役。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社会阶层或古代服饰文化,可参考《寒山诗注》等文献。
《角婢》是一个中文词汇,它有两个含义:
1. 原指古代宫廷中陪嫁给皇帝侧室的女官,通常为贡女或公主。
2. 在现代汉语中,指对人毒辣刻薄,言辞尖刻的女性。
《角婢》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部首:角(jiao)
· 笔画:共10画
《角婢》是古代宫廷那种四世三公的雅号,用来指皇帝侧室的女官,也是对其身份的一种尊称。
《角婢》的繁体字为「角婢」。
古时候,「角婢」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使用了一些古代汉字形式。不过,这些古代汉字现已较少使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角婢》的例句:
1. 她说话尖酸刻薄,真是个角婢。
2. 她过去是一个清纯害羞的姑娘,变得越来越像个角婢。
与《角婢》相关的组词:
1. 角色
2. 婢女
3. 官婢
4. 侍婢
与《角婢》意思相近的词汇:
1. 毒舌女
2. 刻毒女
3. 尖酸女
与《角婢》意思相反的词汇:
1. 温柔女
2. 和善女
3. 和蔼女
【别人正在浏览】